第3章

"王阿姨,您来了。"李慧敏起身迎接,"先坐下喝杯茶吧。"

王阿姨坐下后,似乎还有些拘谨:"小李,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,我每天都在想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。"

李慧敏仔细听着,不时点头回应。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,她知道倾听是治疗的第一步。

"您觉得孩子成绩不好,主要原因是什么?"

"可能是我管得太严了吧。他爸爸工作忙,教育孩子的事基本都是我在管。我总是担心他学不好,就忍不住唠叨,结果他现在都不愿意和我说话了。"王阿姨的眼泪又掉了下来。

李慧敏递过纸巾,温和地说:"王阿姨,您的担心我能理解。但是过度的焦虑不仅会影响您的身心健康,也会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压力。"

"那我该怎么办?"

"王阿姨,您先试试这个方法,我之前学过的,挺管用。"李慧敏轻声说道,"您深吸一口气,慢慢数到四,然后憋住气数到七,最后慢慢呼出来数到八。这样做几次,心情会平静很多。"

王阿姨按照她的指导做了几次,神情确实放松了不少。

"还有啊,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。"李慧敏想了想,"别一上来就批评,先关心一下他的感受。比如说吧,别说'你怎么又考砸了',可以换个说法,'看到你这次数学79分,妈妈有点担心,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?'这样说,孩子不会觉得被攻击,更愿意跟您交流。"

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,李慧敏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,帮助王阿姨分析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,并给出了具体的改善建议。

"小李,你懂得真多。和你聊完,我感觉心情好了很多。"王阿姨起身准备离开时,眼中重新有了光芒。

"如果您觉得有用,可以经常来聊聊。我虽然只是个收银员,但很愿意做您的倾听者。"李慧敏谦虚地说道。

一周后,王阿姨再次来到超市,但李慧敏发现她的购物篮里还是速冻食品,脸色也不太好。

"王阿姨,这几天怎么样?"李慧敏关心地问道。

"唉,试了您说的方法,刚开始还行,但昨天孩子又考砸了,我又忍不住发火了。"王阿姨有些沮丧,"现在他更不理我了,我觉得自己好失败。"

李慧敏温和地说:"王阿姨,这很正常的。改变习惯需要时间,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。您想想,您和孩子这样的相处模式已经很多年了,肯定不是一两天就能完全改变。"

又过了一周,王阿姨第三次来,这次她的购物篮里终于有了新鲜蔬菜和水果,脸色也好了很多。

"小李,这次真的有效果了!我按照您说的,每次想发火就先深呼吸,然后换个说法。昨天孩子主动和我分享学校里的事情了!"王阿姨兴奋地说道。

李慧敏心中涌起一阵暖流。这就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——看到那些被帮助的人重新绽放笑容。

消息很快在小区里传开了。李慧敏"很会聊天"、"人很温暖"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借口来超市,实际上是想和她聊聊心事。

"那个收银员真不一般,我说两句话她就知道我想什么。"

"是啊,我家孩子不愿意跟我们说话,但跟她聊了几句就开心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