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第一部分

林皓觉得自己的脑袋里装了一台老旧收音机,总是调不准频道。

地铁报站声、周围人的谈话声、耳机漏出的音乐声,甚至远处建筑工地的打桩声——所有这些声音在他脑中混合成一种奇特的“频率”,他能清晰感知却无法理解。医生称之为“听觉信息处理障碍”,一种罕见神经发育问题。简单说,他听得见声音,却常常听不懂含义,像一台接收信号但无法解码的收音机。

“所以……这就是你第十次放我鸽子的理由?”视频聊天窗口里,室友赵胖的脸挤成一团,“医生说你这毛病没得治?只能‘适应’?”

林皓无奈地笑了笑,在对话框里打字:【医生说可以做训练,改善识别能力。但最重要的是提前告知对方我的情况】

这是他应对障碍的方式——提前说明,打字交流,避免误会。

“得,明天专业课分组你别又‘听不见’分组要求。”赵胖叹口气,“对了,听说这学期有个转校生要进我们组,叫苏什么……挺神秘的。”

林皓刚要回复,电脑突然蓝屏。他低声咒骂一句,看了眼时间——晚上八点,学校计算机房还开着。抓起背包,他决定去赶在关机前修好电脑,交上那份该死的编程作业。

***

科技大学的计算机房24小时开放,但晚上只有东侧区域照明。林皓习惯性地走向最角落的座位,那里背对监控,插头松动但能用,最重要的是——安静。

然而今晚,那个位置有人了。

一个女孩背对着他,长发如黑色瀑布般垂下。她戴着巨大的降噪耳机,身体随着某种节奏轻轻摇摆。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面前的设备——三块屏幕同时运行着不同的界面:左边是代码编辑器,中间是3D建模软件,右边是某种频率分析图,不断跳动着光波。

林皓犹豫了一下,选择了她斜后方的位置。开机,尝试修复系统,同时忍不住瞥向那女孩的屏幕。右边的频率图突然发出红光,女孩猛地拍了下桌子,低声嘟囔:“又错了!”

那一刻,林皓愣住了。他清楚地“听见”了她的话——不是通过耳朵,而是某种直接的理解,仿佛她的话语绕过了他故障的听觉系统,直接投射进大脑。

女孩似乎察觉到注视,突然转身。一双杏眼在镜片后放大:“你能看见我的屏幕?”

林皓慌忙摆手,想解释自己只是在修电脑,却脱口而出:“频率相位错了0.3。”——他甚至不明白自己说了什么。

女孩眼睛骤然亮起:“你能看出来?”她迅速扯下一只耳机,“你懂声波成像?”

耳机脱落的瞬间,各种环境噪音涌向林皓。他努力集中精神,却只捕捉到碎片:“……分析……谐波……干扰……”他指着自己的耳朵,艰难地说:“我,听力问题,不太能……”

女孩恍然大悟,立即在键盘上敲击:【我说话太快了对吧?我是苏芮,新来的。你在做声波成像?】

林皓放松下来,打字回复:【不,我电脑坏了,来修电脑。林皓,计算机系大三。刚才只是瞎猜的】

【不可能猜这么准。0.3相位误差肉眼根本看不出来】苏芮打字飞快,【除非你也能“看见”声音】

林皓怔住了。这个问题击中了他内心最深的困惑——他确实能“看见”声音。在他的感知中,不同声音有不同形状和颜色:教授的低音是深蓝色方块,地铁报站是黄色条纹,而此刻机房嗡鸣是灰色背景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