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他从没告诉任何人,怕被当成疯子。
【有时候】他谨慎地回复,【声音对我而言更像视觉信号】
苏芮的眼睛再次亮起来,那种光芒让林皓莫名心跳加速。她飞快地打字:【我在做一个项目,关于声音可视化。也许你能帮我?】
就在这时,机房管理员开始清场:“还有十分钟关门!”
林皓的听觉再次被混乱淹没,只捕捉到“关门”、“尽快”等碎片。他匆忙点头示意要走了,拔下U盘。
苏芮突然递过来一张纸条——罕见的纸质便条。上面写着一行字和频率图:
“明晚八点,实验楼B座407,如果你想知道你能‘看见’什么。”
林皓抬头时,苏芮已经收拾好设备离开,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柠檬清香。
***
第二天专业课前,林皓提前到教室,给教授和组员分发事先准备的说明卡片:“我有听觉信息处理障碍,可能需要文字交流或重复指令。”
大多数同学已经习惯,只有新来的同学露出好奇表情。赵胖用胳膊肘碰碰他:“看,那就是转校生。”
林皓顺着目光看去——苏芮站在门口,正与教授交谈。今天她把长发扎成马尾,穿着简单的白T和工装裤,与昨晚的神秘感截然不同。
“那是苏芮,”教授介绍道,“从理工学院转来的,加入你们小组。”
苏芮微笑着向大家点头,目光经过林皓时没有任何特殊表示,仿佛昨晚从未相遇。
分组任务公布:设计一款“促进沟通”的应用原型。小组讨论时,问题很快出现。
“我们可以做语音转文字插件,”一个组员提议,“就像为听障人士设计的那样。”
“太普通了,”另一人反对,“应该更有创新性。”
大家七嘴八舌讨论,林皓努力跟上,但声音开始混杂成无意义的噪声。他感到熟悉的焦虑袭来——明明看见每个人嘴唇在动,却抓不住完整意思。
“等等,”苏芮突然开口,“我们是不是该先定义‘沟通障碍’的范围?”
所有目光转向她。苏芮继续道:“沟通障碍不只是听不见或说不出,还可能是信息处理方式不同。比如有些人可能听觉正常但无法处理语音,或者需要将声音转换为其他感官信息。”
林皓惊讶地抬头,正好遇上苏芮的目光。
“所以我建议,”她继续说,“我们可以设计一种跨感官转换系统,把声音变成可视模式,或者把文字变成触觉反馈。”
组员们陷入沉思。赵胖挠头:“这技术难度太大了吧?我们只有三周时间。”
“不一定需要完整产品,只需证明概念可行。”苏芮转向白板,开始画示意图。讨论重新热烈起来,林皓却陷入沉思——苏芮的提议简直是为他的需求量身定做。
讨论结束后,组员陆续离开。林皓整理东西时,苏芮自然地走过来:“昨晚的邀请依然有效。”
“你为什么转学?”林皓突然问,打字速度赶不上思维。
苏芮的笑容稍稍收敛:“原校的研究方向不适合我。我导师认为我的项目‘不切实际’。”她停顿一下,“但我觉得科大可能有人能理解。”
林皓没有问那个人是谁。他知道答案。
***
实验楼B座是校园最老的建筑之一,传说即将拆除。407室隐藏在走廊尽头,门牌模糊不清。林皓犹豫了一下,敲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