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对了,”她直起身,柜柜台下翻出那个包裹,“我找到外婆留下的东西,一直没来得及看。”红布已经褪色,边角磨损得厉害,林墨小心翼翼地展开,里面是一本线装的《论语》,封面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,上面是外婆娟秀的字迹:“民国三十六年,与君同修,待春深时,共赴西湖。”
陈默凑过来看,指尖轻轻拂过纸条:“这是我爷爷的笔迹。”他指着纸条角落一个极小的“陈”字,“我爷爷写字总爱在落款处藏个小字,你看这里。”
林墨惊讶地睁大眼睛,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果然在纸条边缘看到一个几乎与纸色融为一体的“陈”字。她翻开《论语》,书页间夹着一张老照片——年轻的外婆和陈默的爷爷坐在西湖边的柳树下,手里捧着同一本书,笑容比春日的阳光还要明媚。照片背面,写着一行字:“静云,此去经年,盼君安好。”
“原来他们年轻时,还有这样的约定。”林墨轻声说,眼眶有些湿润。
陈默握住她的手:“不如我们春天去西湖,替他们完成这个约定?”
林墨点头,心里充满了期待。
转眼到了春天,江南的桃花开得如火如荼。林墨和陈默锁上古籍铺的门,带着外婆留下的《论语》,一起去了西湖。他们沿着西湖边的苏堤漫步,桃花落在青石板路上,像铺了一层粉色的地毯。走到外婆和陈默爷爷拍照的柳树下,林墨拿出那本《论语》,翻开书页,阳光透过柳叶的缝隙,落在书页上,温暖而柔和。
“外婆,陈爷爷,我们来看你们了。”林墨轻声说,仿佛能看到外婆和陈默爷爷年轻时的身影。
陈默从包里拿出相机,递给林墨:“来,我们也拍一张。”
林墨接过相机,和陈默一起站在柳树下,笑容灿烂。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,一阵风吹过,柳叶轻轻摇曳,桃花瓣落在他们的肩头,仿佛是时光的祝福。
从西湖回来后,林墨和陈默的生活依旧平静而充实。他们修复着一本本旧书,也接待着形形色色的客人。这天,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抱着一本旧书走进铺子,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。
“姐姐,你能帮我修复这本书吗?”女孩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这是我妈妈留给我的,我不小心把它掉进水里了。”
林墨接过书,发现这是一本儿童绘本,封面是手绘的小熊,书页上还残留着水渍的痕迹。她温柔地摸了摸女孩的头:“别着急,姐姐会帮你修好的。”
女孩点点头,留下联系方式后便离开了。林墨看着这本绘本,想起自己小时候,外婆也曾给她读过类似的绘本。她和陈默一起,小心翼翼地修复着绘本,用软毛刷轻轻扫去水渍,用镊子将卷曲的书页展平,再用特制的纸张修补破损的地方。
三天后,女孩来取书。当她看到修复完好的绘本时,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,泪水却忍不住流了下来:“谢谢姐姐,这本书就像新的一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