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的背面,用钢笔写着一行模糊的字迹,林薇凑近了才看清:“念儿五岁生辰,与秀雅留影,2004年6月15日。”
2004年6月15日。
林薇的心脏猛地一缩,这个日期,正是她开始频繁做那个火灾噩梦的时间。
第二章 陌生的“亲人”
拿着那张照片,我感觉手心都在冒汗。照片里的小女孩叫“念儿”,2004年6月15日拍的,和我做噩梦的时间严丝合缝,脖子上的银锁更是和我戴的一模一样。
“林小姐?林小姐你没事吧?”律师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。
我慌忙把照片塞回木盒,强装镇定:“没、没事,就是看到些旧东西,有点感慨。”
苏蔓走过来,往木盒里扫了一眼,眼神复杂:“既然没什么要紧的,咱们就下去吧,别耽误律师时间。”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。
我没吭声,跟着他们下了楼。律师把老宅的钥匙和一些文件交给我,又嘱咐了几句注意事项,就离开了。院子里只剩下我和苏蔓。
“姐,”我忍不住开口,“你真的对这位姑婆和‘念儿’一点都不知情吗?”
苏蔓转过身,脸上的笑容淡了些:“薇薇,我都说了,可能是你奶奶那边的远亲。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,咱们好好过现在的日子不好吗?”
“可这太巧了!”我提高了声音,“梦、银锁、照片,还有这个日期,怎么可能全是巧合?”
苏蔓沉默了几秒,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膀,语气放缓:“薇薇,有些事不知道比知道好。听姐的,别再查了,行吗?”
她的眼神很恳切,可越是这样,我心里的疑团就越大。从小到大,只要涉及我过去的事,苏蔓都是这副态度。好像我的过去是一个禁区,谁都不能碰。
“我知道了。”我低下头,声音闷闷的。不是我不想听她的,而是这一连串的线索,像钩子一样勾着我,让我没法不去探究。
苏蔓似乎松了口气,拉着我往院外走:“那就好。这地方太偏了,咱们先回去,以后有时间再来收拾。”
回去的路上,我一直望着窗外,脑子里乱成一团麻。苏蔓偶尔会找些话题跟我聊,试图打破沉默,但我实在没什么心思回应。
到家后,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从抽屉里拿出那把银锁,翻来覆去地看。缠枝莲纹的每一个细节都和照片里的一模一样,“薇”字的钥匙孔边缘,甚至还有些细微的划痕,像是被什么东西反复摩擦过。
我想起阁楼里的那张照片,想起姑婆遗像上那熟悉的眼神,想起苏蔓欲言又止的样子。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脑海里滋生:我的过去,是不是被人刻意掩盖了?
接下来的几天,我表面上像往常一样上班、赶稿,暗地里却开始偷偷调查。我先是在网上搜索了“林秀雅”和“2004年6月15日”,但一无所获。这个名字和日期太普通了,根本搜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。
我又想起了老宅附近的邻居。律师说姑婆性格孤僻,很少与人往来,但总会有例外吧?或许问问附近的老人,能知道些什么。
周末,我找了个借口,独自开车去了城郊老宅。这次我没进院子,而是在附近的巷子里转悠,想碰碰运气,看看能不能遇到熟悉情况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