巷子很安静,只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。我挨个儿走过去,客气地打听:“大爷,大妈,请问你们认识以前住在这附近的林秀雅女士吗?”
大多数老人都摇摇头,表示没印象。直到我走到最深处的一户人家,遇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。
老婆婆戴着老花镜,正坐在藤椅上择菜。听到我的问题,她抬起头,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了我一番,当目光落在我脖子上的银锁时,突然瞳孔一缩,手里的菜叶子都掉在了地上。
“你……你脖子上的锁……”老婆婆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我心里一喜,看来有戏!“婆婆,您认识这锁?”
老婆婆没回答我的问题,反而抓住我的手,急切地问:“你是谁?你和林秀雅是什么关系?”
“我是她的远房侄孙女,叫林薇。婆婆,您认识我姑婆?”
“林秀雅……”老婆婆喃喃自语,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,有恐惧,有愧疚,还有一丝……释然?“她是你姑婆?那你……你是林家的孩子?”
“林家?”我愣了一下,“我爸妈很早就去世了,我是被苏家收养的。”
老婆婆听到“苏家”两个字,脸色变了变,猛地松开我的手,往后缩了缩:“你是苏家的孩子……那你别问了,别问了!”
“婆婆,您到底知道什么?”我追上去,“是不是和2004年的那场火灾有关?”
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,就这么把心里的猜测说了出来。
老婆婆的身体明显僵住了,她背对着我,肩膀微微颤抖:“那场火……太惨了……别问了,孩子,忘了吧,忘了对你好……”
说完,她也不管我再怎么追问,直接站起身,颤巍巍地走进了屋里,“砰”的一声关上了门,再也没有出来。
我站在门口,心里一片冰凉。这位婆婆显然知道些什么,但她很害怕,害怕到不敢告诉我。
2004年的火灾……林家的孩子……银锁……姑婆……苏蔓……
这些线索像拼图一样,在我脑海里慢慢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。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蒙住眼睛的人,周围全是迷雾,而那把银锁,就是唯一能撕开迷雾的钥匙。
我深吸一口气,转身回到老宅。这一次,我没有再犹豫,直接上了阁楼,把那个木盒抱了下来。除了照片和那几样旧物,木盒底部还压着一个小小的、不起眼的铁皮盒子。
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铁皮盒子打开,里面没有金银珠宝,只有一本被烧得残缺不全的日记本。日记本的封面已经看不出来了,里面的纸张也大多焦黑,只有几页还算完好。
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本,上面的字迹很稚嫩,像是一个小女孩写的。
“今天姐姐给我买了新裙子,粉色的,我很喜欢。”
“姐姐说,给我戴上这把银锁,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了。”
“爸爸妈妈又吵架了,因为那个叫张诚的叔叔,他总是来家里要钱……”
“姐姐说,等她长大了,就带我们离开这里……”
看到这里,我的心跳越来越快。这个写日记的小女孩,应该就是照片里的“念儿”。而她的“姐姐”,会不会就是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