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除了这个呢?没有其他冲突吗?他人怎么样?”苏芮快速问了自己想问的。
“邻居说死者生前,是一个性格很和善的人,还经常做慈善,没有跟人红过脸。”
“江枫的资料呢?”苏芮立刻问。
“江枫,28岁,跟着沈砚学了五年书法,最近刚在书法界崭露头角。他的工作室离青石板街不远,步行大概十分钟。”
小林递过资料,“还有个细节,沈砚的遗嘱里,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慈善机构,江枫一分钱都得不到。”
苏芮的指尖在“遗嘱”两个字上敲击着,
敲了一下,一下,又一下。
“走,先去会会江枫。”
江枫的工作室布置得简洁雅致,墙上挂着他的书法作品,风格与沈砚有七分相似,却少了几分沉稳。
看到苏芮进来,江枫放下手中的毛笔,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悲伤:“苏警官,师父他……真的不在了吗?”
“你昨晚8点到凌晨1点,一直在工作室?”苏芮没有回答,直接切入正题。
江枫点头,指了指墙角的监控:“是,我在准备下周的书法展,监控应该都拍下来了。”他的目光落在苏芮手中的资料袋上,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。
苏芮的目光扫过书案上的砚台,与沈砚书房里的砚台款式相同,都是清代的端砚。她突然注意到江枫的食指上贴着创可贴,边缘还沾着一点干涸的墨渍。
“你的手怎么了?”苏芮指着创可贴问。
江枫下意识地攥了攥手指:“前天练刀工的时候不小心划破的,没什么大事。”
“刀工?”
苏芮挑眉,“练书法需要练刀工?”
江枫的脸色变了变,连忙解释:“是……是帮师父裁宣纸,不小心划到的。”
苏芮没有再追问,只是站起身:“如果想起什么线索,随时联系我们。”
走出工作室,小林忍不住问:“苏队,你觉得江枫有问题吗?他的不在场证明很完整,而且除了师徒矛盾,好像也没有其他杀人动机。”
“他有问题。”
苏芮看着青石板街的方向,“他提到他师父时,悲伤的情绪太刻意,好像是表现给我看的一样,他的回答更像是在背诵剧本。还有他手上的伤口,创可贴的位置太规整,不像是意外划伤,更像是故意遮掩什么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,凶手是江枫,苏队?”
“不,沈砚的死跟他有关,但我感觉没那么简单,或者我们一开始的判断就是错的。”
“你再去查一下死者,深入查询,最好是多访问一下人,我要知道苏清母亲的死因,为什么会这么巧合,她母亲在这一天死亡,而她父亲也在这一天死了。”
3 笔迹迷局
回到支队,苏芮再次翻看现场照片,突然注意到沈砚书案上的宣纸——半首《兰亭序》的字迹虽然像沈砚的风格,但“之”字的写法与沈砚平时的习惯不同,沈砚写“之”字时,最后一笔会带一个小弯钩,而宣纸上的“之”字,最后一笔是直的。
“这不是沈砚写的。”
苏芮立刻让老张对比沈砚的笔迹,结果证实,宣纸上的字是模仿的,模仿者对沈砚的笔法很熟悉,但在细节上还是露出了破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