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这是我们能想到的最无奈的办法。第四天,我回到了学校。一整天我都心不在焉,时刻注意着窗外和走廊,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。放学时,刘志昂甚至跑到我办公室,用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、似笑非笑的表情问:“林老师,你这几天没回家住吗?我爸爸好像都没找到你。”

我顿时浑身冰冷。这句话,几乎坐实了帖子上那个人就是他父亲!他在替他的父亲打探消息,甚至可能是一种幼稚的威胁。

我强装镇定:“老师住哪里不需要向学生汇报。刘志昂,作业写完了吗?” 他撇撇嘴,跑开了。

帖子上的言论越来越恶毒: “装什么清高,不就是个小学老师吗?” “看她那样子,不知道背地里干什么的。” “继续跟,肯定能找到突破口。”

3 反击时刻

我意识到这事不会轻易结束,决定主动应对。第二天,我特意选择了一个离警察局最近的酒店暂住,然后像往常一样去学校。

放学后,我果然又看到了刘志昂父亲的车。我径直向警察局方向走去,他缓缓驾车跟着。就在接近警察局时,我突然转身,敲了他的车窗。

“刘先生,您为什么一直跟踪我?”我大声质问,引起周围人的注意。

他显然没料到我会直接 问,一时语塞。我立即拨通了报警电话。

警察很快赶到现场,我将这几天被跟踪的情况告诉了警方。然而当警察转向刘志昂父亲询问时,他从容不迫地回答:

“警官,您误会了,我是她学生的家长。今天孩子把作业忘在学校了,我只是想问问老师明天学校有什么安排。”他顿了顿,补充道,“我一直跟着老师是因为看到她走路有些不稳,担心她身体不适,想确保她安全到家。”

警察看向我:“他说的是真的吗?您是他孩子的班主任?”

我点头:“是的,但是——”

“老师可能最近太累了,有些多疑。”刘志昂父亲打断我,露出一副关切的表情,“我们家长都很关心老师的健康。”

警察显然相信了他的说辞,只是简单警告了几句就离开了。我站在原地,感到一阵无力。

刘志昂父亲从车里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礼盒:“林老师,这是志昂亲手为您做的教师节礼物,孩子一片心意,请您收下。”

我警惕地看着礼物,突然想起帖子里的陷阱——送到老师家里,拍下视频。虽然现在不是在住所,但他完全可以安排人从远处拍摄我接收礼物的场景。

“谢谢志昂的心意,但学校有规定,老师不能收受家长的礼物。”我后退一步,没有触碰那个盒子。

他的表情微微一僵,但很快恢复自然:“只是孩子自己做的小手工,不值钱的。”

“那请让孩子明天亲自带到学校吧,我很乐意在同学们面前接受这份心意。”我保持微笑,但态度坚决。

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霾,但最终还是点头离开了。

接下来几天,帖子没有了新动静,我几乎以为他们放弃了。直到周五下午,我偶然刷新页面,看到了一条新回复:

“马上成功,我让我儿子把东西偷偷塞在她包里,里面的东西绝对能拿捏她。”

我的血液瞬间冻结。今天确实有个小插曲,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,教室里很安静,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。我坐在讲台后批改作业,刘志昂举着手走了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