辅导员直接在群里发了一条语音。
“陈玉华同学,不要理会这些无凭无据的谣言。你的助学金资格不会受到任何影响,这件事,学校会追查到底!”
他的话一锤定音。
举报无效。
人群后方,门轻微地响动了一下,一个身影仓惶地消失在里面。
不久后,空中那些弹幕,就无声无息地消散了。
走廊里只剩下同学们愤怒的声讨和安慰学委的声音。
危机解除。
我垂下眼睫。
苏梦瑶,这盆你泼出来的脏水,最终,只淋湿了你自己。
4
那场弹幕风波后,苏梦瑶确实安静了很久。
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人群中心的焦点,而是变得有些独来独往。
课间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。
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每一个可能看向她的人。
我知道她在观察,在寻找。
寻找那个可能和她拥有同样能力,一次次拆她台的人。
我混在人群中,和其他同学一样,对她投去疏远的目光,完美地扮演着一个“毫不知情”的旁观者。
同学们对她的印象开始变差了。
偶尔有人提起助学金的事,投向她的目光便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。
“哎,苏梦瑶,你那五百万欠债到底怎么回事啊?”
体育课间隙,一个男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,声音不大不小,刚好让周围几个人听见。
苏梦瑶的身体瞬间绷紧。
抬起头,脸上迅速浮现出那种我熟悉的、被侮辱后的倔强和委屈。
她眼圈说红就红,
说话时声音带着颤抖,却又刻意拔高:
“我爸爸是欠了钱…但他是个有尊严的人!他宁愿自己咬牙扛着,也绝不让我申请助学金!”“是我…是我自己看家里太难,偷偷申请的…我以为能帮上一点忙…”
她哽咽了一下,用手背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。
“我知道我现在说什么你们都不信了,没关系…我会靠我自己…”
一番话,把自己塑造成了心疼父亲、却反被误解的孝女形象。
原本有些嘲讽的目光,顿时变得有些复杂,甚至有人露出了些许同情。
看,这就是苏梦瑶。
黑的都能说成白的。
紧接着,空中开始偶尔飘过一两条新的弹幕,不再是攻击别人,而是关于她自己的。
【看到梦瑶一个人吃饭,好心疼。】 【她今天好像又偷偷哭了。】 【其实她也没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吧,就是家里困难…】
这些弹幕出现得恰到好处,频率不高,却总能在她卖惨后“恰好”被某些同学发现,然后引发一小阵窃窃私语。
“其实…她也挺可怜的。” “是啊,她爸也挺有骨气的。” “我们是不是有点过分了?”
时间一天天过去。
没有新的冲突,没有实锤的证据,只有她日复一日的“坚强”和“隐忍”,以及那些时不时浮现、为她说话的弹幕。
人的记忆是短暂的,情绪是容易被引导的。
最初的愤怒和厌恶,逐渐被这种温和的、持续的洗脑所软化、覆盖。
大家开始慢慢忘记她当初那漏洞百出的“五百万欠债”。
忘记她恶意举报的卑劣。
取而代之的,是一个“家境不幸却努力坚强”、“曾被误解”的模糊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