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宅前方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山峦,峰顶常年云雾缭绕,当地人称之为“子龙峰”。相传那是三国名将赵子龙昔日练兵的场所,山中至今仍留有当年士兵操练的遗迹。最引人注目的,是山巅那块形似石凳的巨石,平整得仿佛人工雕琢。
关于那石凳,村里流传着一个更令人胆寒的传说——石凳下隐藏着一个洞穴,内有一条即将化龙的巨蟒。昔时,有伐木者在石凳上休息,忽感身躯时上时下,仰首望去,竟是一条硕大的蟒蛇正在吸吮其气。或许是因为修行艰辛,或是蟒蛇迫不及待,后来它开始吞食人类。直到某个电闪雷鸣之夜,咆哮声不断,次日蟒蛇便消失无踪,相传是被高人收服,成为了坐骑。
这个传说在赵家村代代相传,成了大人们吓唬小孩不要上山的工具,也成了酒足饭饱后的谈资。但对我赵明远而言,这不仅仅是个传说——六十年前,我祖父赵德山就是在那山上失踪的最后一个受害者。
一
夏日的赵家村闷热难耐,我从北京回到这里已经一周了。作为一名民俗学研究生,我本是为了收集本地传说完成毕业论文,却不知不觉被“子龙峰蟒精”的故事深深吸引,尤其是它与我们赵家那段不愿被提及的关联。
“明远啊,那山上真的去不得。”老村长赵四爷第三次来到我家,皱纹纵横的脸上写满担忧,“你爷爷那辈的教训还不够吗?”
我给四爷倒了杯茶,“正因为那是我爷爷失踪的地方,我才更想弄明白发生了什么。”
四爷摇头叹气,“六十年了,你爸从来不敢上山,你怎么就这么倔呢?”
我没有回答,但眼神已经说明一切。傍晚时分,送走四爷后,我取出祖父留下的日记——那本泛黄的小册子是我这次回来的重要原因。日记在1953年夏季戛然而止,最后一页只有潦草的数字:7.16,和一句令人费解的话:“石凳下有东西,我必须看清楚。”
父亲从未给我看过这本日记,是我在整理老家阁楼时偶然发现的。日记里不仅记录了祖父作为村里最好伐木手的日常,还详细描述了他多次登上子龙峰的见闻。越到后面,关于石凳和“山神”(他这么称呼传说中的蟒蛇)的记载越多,似乎他被什么迷住了。
“德山说那石凳会发热,坐在上面能消除疲劳。”日记里有一处这么写,“今天他又提早收工上山了,说是山神在召唤。”
细读这些文字,我几乎能感受到祖父当年日渐增强的执念。一个经验丰富的伐木手,怎么会如此莽撞地冒险?除非他发现了什么令人无法抗拒的秘密。
二
第二天清晨,我背上装备准备出门,父亲拦在了门口。
“我知道拦不住你,但至少带上这个。”他递来一把古老的猎刀,刀柄上刻着符咒般的纹路,“这是你祖父留下的。”
我接过猎刀,感到一丝沉重,“爸,你其实知道更多关于祖父的事,对吗?”
父亲眼神闪烁,良久才开口:“你祖父不是第一个,也不是最后一个。那山上确实有东西,明远。1962年,又有两个人失踪了,大家才彻底不敢上山了。那时候你还没出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