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第一章:塞纳河畔的星辰

巴黎的春夜,细雨无声地浸润着这座光之城,塞纳河上泛着朦胧的雾气,倒映着两岸温暖的灯火与流动的车影。奥赛博物馆宏伟的拱廊下,挤满了躲雨的人群和游客。

林晚抱紧怀中略显笨重的素胚箱,小跑着躲进这处临时避难所。箱子里是她呕心沥血数月准备的参展作品——一组试图融合宋代极简美学与现代装置艺术的瓷艺胚体,尚未上釉,脆弱得如同她此刻紧绷的神经。雨水打湿了她额前的碎发,顺着白皙的脸颊滑落。她顾不得擦拭,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放在干燥处,检查着里面的胚体是否安然无恙。

就在她直起身,轻吁一口气时,目光不经意地撞入了不远处一道专注的视线。

那是一个东方男人,身姿挺拔,穿着剪裁精良的深灰色大衣,站在罗丹的雕塑《地狱之门》前。然而,他看的并非那座震撼的巨作,而是透过展厅的玻璃幕墙,映出的外部景象——更准确地说,是玻璃映出的她,以及她脚边那只敞开着、露出素白胚体的箱子。

雨声淅沥,馆内的灯光温暖而暧昧。他的侧脸线条清晰利落,鼻梁高挺,唇线抿出一种近乎严肃的专注。指尖似乎无意识地轻敲着裤缝,上面竟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灼痕,像是常年与高温打交道留下的印记。

林晚的心莫名一跳,下意识地拢了拢箱子,仿佛某种秘密被窥探。

男人却忽然转过身,目光精准地捕捉到她,径直走了过来。他的步伐沉稳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场,让周遭的喧嚣似乎都安静了几分。

“明代霁蓝釉的烧制难点,从来都不只是温度控制,更在于钴料配比与窑火氛围的微妙平衡,失之毫厘,颜色便沉滞如死水,而非雨过天青。”他开口,是流利的中文,带着一丝难以忽视的苏南口音,温润里藏着锋棱。

林晚怔住了。他说的,正是她此次参展作品试图攻克的核心技术难点之一,她试图在传统霁蓝的基础上,烧出一种更空灵、更具现代感的“星辰蓝”。

“你……”她迟疑地开口,警惕又忍不住好奇。

男人唇角微扬,指了指她箱中一件素胚:“尤其是这种试图表现天体星辰脉络的构思,对釉料流动性和发色要求极高。普通的钴料配方,恐怕力有未逮。”

雨声成了背景音,两人就在这异国的博物馆门廊下,就着釉料配方、窑变控制、古代秘方与现代科技的结合,展开了深入而专业的讨论。林晚惊讶地发现,眼前这个看似商业精英的男人,对陶瓷工艺的理解之深、见解之独到,远超许多所谓的专家。他并非纸上谈兵,言语间透露出的实操经验,仿佛亲身守在窑炉前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与成功。

时间在专注的交流中飞逝,窗外的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,反而愈下愈大。午夜的钟声从远处隐隐传来。

“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不会停了。”男人望着窗外厚重的雨幕,微微蹙眉。他脱下身上的高级定制西装外套,不由分说地盖在了林晚抱着的箱子上,仔细地将那些脆弱的素胚包裹起来,动作自然流畅,仿佛理所当然。

“林小姐的才华和对瓷艺的赤诚,令人敬佩。”他低头看着她,博物馆温暖的灯光落在他眼底,碎成一片细碎的、明亮的星河,“有些美,值得用全部热忱去守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