慕容夫人的闺房内,熏香袅袅,却驱不散空气中凝重的气氛。娇娃浑身湿漉漉地站在地毯上,怀中紧紧抱着那个仍在昏睡的孩童。大黄安静地蹲在一旁,警惕地竖着耳朵,不时发出低低的呜咽声。
"娘亲,您听我说..."娇娃急急开口,声音还带着落水后的微颤,"这孩子的命是女儿救回来的,若是现在声张出去,岂不是白白辜负了这番冒险?"
慕容夫人脸色苍白,目光落在那孩子胸前若隐若现的龙佩上,手指微微发抖:"娇娇,你可知这是多大的祸事?这玉佩...这是东宫之物啊!"
"正因为是东宫之物,才更不能声张。"娇娃眼中闪着与年龄不符的睿智光芒,"那抛他入水的丫鬟穿着宫装,口中还说什么'挡了别人的路'。娘亲想想,若是寻常人家的孩子,何至于遭此毒手?这分明是..."
她适时住口,留给母亲思索的空间。慕容夫人倒吸一口凉气,显然也想到了什么宫闱秘事。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。慕容将军推门而入,见到屋内的情形,虎目顿时锐利地眯起:"这是怎么回事?"
娇娃扑到父亲身边,三言两语将事情经过说了。慕容将军的脸色越来越凝重,他小心地从女儿怀中接过孩子,仔细端详那枚龙佩,又探了探孩子的鼻息。
"爹爹,"娇娃拉住父亲的衣角,眼中含着泪光,"我们不能见死不救。若是将他送官,那些害他的人一定会再下毒手。他才这么小..."
慕容将军沉吟良久,目光在女儿恳求的小脸和怀中孩子苍白的睡颜间流转。终于,他长叹一声:"夫人,去请陈太医悄悄过府一趟。记住,从后门进来,莫要惊动旁人。"
慕容夫人迟疑道:"将军,这..."
"这孩子既然被娇娇所救,便是与我们有缘。"慕容将军沉声道,"我慕容家世代忠良,不能见死不救。至于这背后的阴谋...待孩子醒后,再从长计议。"
大黄似乎听懂了主人的决定,轻轻蹭了蹭将军的腿,发出安慰般的呜呜声。
当夜,陈太医悄悄过府,为孩子诊治后确认并无大碍,只是受了惊吓又呛了水,需要好生调养。送走太医后,将军夫妇对着熟睡的孩子发愁。
"该给他取个什么名字?"慕容夫人轻抚着孩子的额头,眼中满是怜爱,"总不能一直叫'孩子'。"
娇娃歪着头想了想:"《礼记》有云:'衍,溢也。'这孩子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。不如就叫'子衍',愿他今后的福气能满溢出来,冲淡今日的灾厄。"
"子衍..."慕容将军沉吟片刻,点头道,"好名字。从今日起,他就是我慕容家的养子,是你的弟弟。"
就这样,慕容子衍这个名字,悄然出现在了将军府的名册上。对外只说是在远房亲戚中过继来的孩子,因父母双亡无人照料,这才接到府中抚养。
时光荏苒,转眼七年过去。
将军府的后院里,两个身影正在梅花桩上灵活地穿梭比拼。
"姐姐看招!"已经十岁的子衍一个鹞子翻身,手中木剑直指娇娃面门。
十六岁的娇娃轻笑一声,纤腰一扭轻松避开,反手用木剑在子衍腕上一敲:"太急了些。若是真剑,你这只手可就保不住了。"
子衍吃痛缩手,却不气馁,眼中闪着崇拜的光:"姐姐好厉害!再来!"
一旁观战的大黄兴奋地摇着尾巴,时而对着子衍叫两声,像是在提醒他注意防守。
这些年来,姐弟二人形影不离。娇娃读书,子衍就趴在一旁描红;娇娃习武,子衍就跟在后面比划;娇娃爬树摘果,子衍就在树下捧着衣兜等着接。
子衍天资聪颖,无论文武一学就会,尤其对兵法策略有着超乎常人的领悟力。但最让人称奇的是他对娇娃的依赖——只要娇娃在眼前,他的目光就永远不会看向别处。
"衍儿,过来。"午后的书房里,娇娃屏退下人,对着正在临帖的子衍招手。
"姐姐有什么事?"子衍放下毛笔,乖巧地走到她身边。
娇娃从书架的暗格里取出一本手抄册子,封面上工整地写着《朝仪注》四个字。
"今日姐姐教你些不一样的。"她压低声音,"这是朝会上君臣奏对的规矩和避讳,你要牢牢记下...”
子衍天真的脸上露出疑惑:"姐姐,我们学这些做什么?又不是真的要见皇上。"
娇娃摸摸他的头,眼中闪过复杂的光:"世事难料。多学一些总没有坏处。说不定哪天衍儿长大了,真有机会面圣呢?"
这样的"特别课程"持续了数年。从宫廷礼仪到朝堂规矩,从百官职权到势力分布,娇娃将自己从父亲那里听来的、从书中看来的知识,一点点灌输给子衍。她甚至还偷偷弄来皇宫布局图,教他辨认各宫各殿的位置。
子衍虽然不解,但对姐姐的话从不怀疑,一一认真记下。只有在夜深人静时,他才会对着窗外明月发呆,偶尔问出心中的困惑:
"姐姐,为什么我总觉得好像忘记了一些很重要的事?有时候做梦,会梦见一个很华丽的地方,有很多穿着官服的人..."
每当这时,娇娃总会温柔地揽住他的肩:"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。定是你近日史书读多了。要不要姐姐给你讲个故事?"
慕容将军也时常被儿子的问题难住。
"爹爹,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一颗痣,而姐姐没有?"七岁的子衍指着自己的眼角问。
将军大笑:"这有什么稀奇?你看爹爹的下巴还有道疤呢,你娘亲就没有。"
“那为什么每年我生辰前后,总有个新来的货郎在巷口卖泥人?”子衍又问,“他捏的泥人特别像姐姐和我,可是卖完那几天就不见了。”
将军的笑容微微一滞,随即若无其事地拍拍儿子的头:"许是那货郎路过歇个脚。衍儿观察得倒是仔细,这点像你姐姐。"
这样机智的应对数不胜数。在将军夫妇和娇娃的巧妙周旋下,子衍的身世之谜被小心翼翼地遮掩过去。而大黄更是成了子衍最忠实的守护者,无论他走到哪里,大黄总是相伴左右,仿佛知道这个孩子需要额外的保护。
夕阳西下,将两个切磋武艺的身影拉得老长。娇娃轻轻拂去子衍衣领上的落叶,眼中满是温柔。
"衍儿长大了。"她轻声说,"将来定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。"
子衍握住姐姐的手,目光坚定:"不管将来如何,衍儿永远都是姐姐的弟弟。衍儿会变得很强很强,强到可以保护姐姐。"
荷塘边的秘密,在这温馨的日常中,被暂时深埋。但谁都知道,真相总有浮出水面的一天。而到那时,将军府将要面对的,是一场更大的风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