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

太子御前明志的惊涛骇浪尚未平息,西凉使团暂留驿馆,气氛微妙而紧张。赫莲公主自幼受尽宠爱,何曾受过如此当众拒绝?一连数日,她心情郁结难舒,拒绝了所有京中贵女的邀约,只时常带着几个贴身侍女,至皇家苑囿纵马奔驰,试图让呼啸的风吹散心中的委屈与失落。

苑囿巧遇 心动刹那

这日黄昏,夕阳熔金,为广阔的猎苑披上一层暖橘色的轻纱。赫莲公主策马狂奔,直至一处静谧的湖边方才勒马停下。湖水如镜,倒映着漫天霞光。就在这如画景致中,她看见前方一人负手独立于水畔。

那人身姿挺拔如傲然青松,着一袭玄色暗纹常服,并未佩戴过多饰物,却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冷峻与威严。夕阳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,正是那日宫宴上曾有一面之缘的九皇子长孙皓。他与京中那些或浮华或文弱的贵族子弟截然不同,周身散发着一种历经沙场淬炼过的沉稳气度,仿佛一柄收入鞘中的利剑,静默却难掩锋芒。

赫莲公主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。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鬓发。

长孙皓察觉身后有人,缓缓回过头。见是赫莲公主,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随即恢复平静,依礼微微颔首,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:“公主殿下。”

赫莲公主落落大方地翻身下马,走上前去,用略显生硬却流利的官话说道:“九皇子殿下也在此处赏景?这落日下的湖泊,倒有几分像我西凉圣山下的天池。”

长孙皓目光掠过湖面,淡淡道:“确是美景。边关大漠孤烟,长河落日,别有一番壮阔,但京中湖光山色之秀美,亦令人心静。”

话题就此打开。二人从边塞风光聊到骑射兵法,从治军之道谈到两地民俗。赫莲公主发现,这位九皇子不仅见多识广,言谈间更显沉稳睿智,对许多问题的见解深刻而独到,绝非纸上谈兵之辈。他偶尔提及的一两句边关轶事,都带着真实的沙尘与热血气息。

当长孙皓讲到一次率轻骑深入大漠、奇袭狄人王庭的经历时,眼神锐利如鹰,语气虽平淡,却自有一股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扑面而来。赫莲公主听得心驰神往,美目中异彩连连。她自幼在马背上长大,崇拜英雄,长孙皓身上那种实实在在的功勋与气度,远比太子殿下温文尔雅的储君风范更让她感到共鸣和吸引。

御前自荐 缘定九王

数日后,赫莲公主竟一扫阴霾,主动入宫求见皇帝。她依旧穿着鲜艳的西凉服饰,步伐坚定,眼神明亮,带着草原儿女特有的坦荡与勇气。

“皇帝陛下,”她行过礼后,开门见山,声音清脆而坚定,“赫莲此前倾慕太子殿下风采,乃是出于对天朝上国储君的敬仰与对强国联姻的期待。然命运奇妙,近日赫莲有幸得见九皇子殿下,与之交谈,方知何为志趣相投,何为心神向往。”

她抬起头,毫不避讳地继续道:“九皇子殿下雄才伟略,威震边关,是真正的英雄。他的胸怀与见识,令赫莲折服。西凉崇尚勇士,敬重英雄。赫莲以为,九皇子殿下与我的故土西凉更为相配,与他携手,更能守护两国的和平与繁荣。因此,赫莲愿代表西凉,恳请皇帝陛下赐婚于九皇子殿下!此亦能成就两国百年之好,望陛下成全!”

皇帝闻言,先是愕然,随即龙颜大悦!这简直是天降之喜,峰回路转!不仅完美解决了太子那边的难题,全了西凉颜面,巩固了邦交,更难得的是老九确实年岁已长却始终未婚,能得此佳偶,也是一桩美事。他当即抚掌大笑:“好!好!公主快人快语,慧眼识珠!朕准了!此乃天作之合,朕心甚慰!”并下令重重赏赐西凉使团。

默契天成

消息传到九皇子府,长孙皓正在擦拭他的佩剑。听闻旨意,他动作微微一顿,眼前浮现出那双明亮坦率、带着异域风情的眼睛,以及那日湖边她谈论兵法时神采飞扬的模样。他沉默片刻,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上扬了一丝弧度。

他没有像太子那般激烈反抗,也没有表现出狂喜,只是平静地接旨谢恩。于他而言,婚姻本就是政治的一部分,能娶一位自己并不反感、甚至有些欣赏的公主,远比被安排一个陌生的京中贵女要好得多。更何况,赫莲公主的胆识与直率,确实让他心生好感。这桩婚事,他默许了。

一场险些引发外交风波和宫廷震荡的联姻危机,竟以如此出人意料却又圆满的方式得以解决。太子衍闻讯,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,也对九皇叔生出一丝复杂的感激之情。

而赫莲公主,则在皇帝正式赐婚的旨意下达后,于皇家苑囿再次“偶遇”了长孙皓。她命侍女将皇帝赏赐的御酒呈上,笑容灿烂如草原上的烈日:“殿下,这酒是陛下所赐,独饮无趣,不知可否共饮一杯?以后,请多指教了!”

长孙皓看着她毫不做作的样子,终是露出了一个难得的、真切的笑容,接过酒坛:“公主,请。”

夕阳下,二人的身影被拉长,仿佛预示着一段不同于寻常、却或许更为精彩的姻缘,就此拉开序幕。太子最大的危机暂时解除,但深宫之中的暗流,却从未停止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