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槐花香尽硝烟起
1931年的沈阳城,九月的槐花开得正盛,洁白的花串压弯枝头,甜香弥漫在每一个角落。十八岁的林书瑶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,抱着新采的槐花穿过熟悉的巷子。阳光透过槐树叶隙洒下斑驳光影,映在她乌黑的麻花辫上。
"书瑶!"铁匠铺里传来清朗的呼唤。王永固赤着上身,古铜色的肌肤在炉火映照下泛着油光,结实的臂膀抡着铁锤,每一锤都砸出四溅的火星。他抬头对她笑,露出一口白牙:"等这单活儿做完,我就去你家提亲。"
书瑶脸颊绯红,将还带着露水的槐花小心地插在铺子门框上,轻声说:"爹说了,得要二两银子的聘礼呢。"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,既期待又忐忑。
"放心,"永固抹了把额上的汗珠,眼神明亮,"再打三把镰刀就攒够了。到时候,我要用最好的红绸给你做盖头。"他放下铁锤,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,"你看,这是我偷偷攒的银元,还差三毛就够二两了。"
书瑶正要说话,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,门框上的槐花簌簌落下。紧接着是第二声、第三声爆炸,一声比一声近,震得地面都在颤抖。北大营方向腾起滚滚黑烟,瞬间遮蔽了明媚的秋阳。
永固脸色骤变,扔下铁锤就往外跑。书瑶急忙拉住他的胳膊:"危险!别去!"
"我得去看看李班长!"永固的声音因焦急而嘶哑,"他前天还说要给我捎带喜糖的!说好了今天要来取修好的军刺..."他的眼睛发红,透着书瑶从未见过的恐慌。
街上已经乱作一团。人们惊慌失措地奔跑,女人的尖叫声、孩子的哭喊声混杂在一起。书瑶死死拽着永固的衣角,跟着人群往前涌。她看见永固突然挣脱她,冲向一个踉跄奔跑的东北军班长。
"李班长!咋不还手啊?"永固拽住那人的胳膊急问。书瑶注意到班长的军装沾满尘土,帽子不知丢在哪里,脸上还有血迹。
班长嘴唇哆嗦得厉害,眼神涣散:"少帅...少帅下了令...不许抵抗,挺着死,算殉国..."他的声音破碎得几乎听不清,"兄弟们...兄弟们就排着队...把枪交进库房...日本人...日本人见人就杀..."
书瑶感到一阵眩晕。她看见远处有穿黄军装的日本兵在砸店铺的门板,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。永固的脸色变得惨白,他猛地转身,紧紧抓住书瑶的手:"得赶紧走!"
当夜,书瑶一家挤在昏暗的油灯下,听着窗外零星的枪声和不时传来的惨叫。母亲默默流泪,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着旱烟。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,书瑶心惊胆战地去开门,看见永固站在门外,眼睛通红。
"师父要我往南边逃。"他的声音沙哑,"日本人...日本人在柳条湖摆了三具穿咱们军装的尸体,诬陷是咱们炸的铁路...李班长他...他们..."他说不下去了,拳头攥得发白。
书瑶的眼泪夺眶而出。她急忙转身回屋,从枕头下取出一个绣着槐花的荷包,塞进永固手里:"这里面是我攒的私房钱,还有...还有一绺我的头发。我等你,无论多久都等。"
永固紧紧抱住她,这个拥抱勒得书瑶几乎喘不过气。"我一定会回来,"他在她耳边发誓,"等打跑日本人,我就回来娶你。"
书瑶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,突然冲回屋里,找出纸笔。她的手抖得厉害,墨点滴在纸上晕开如泪痕:"永固:若你回来,看见槐树还在,我就在树下等你。爱你的书瑶,1931年9月28日"她把信叠好塞进铁盒,跑到院里的老槐树下,用手刨开树根旁的土,将铁盒深深埋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