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

走出福源客栈,林薇长长地吁了一口气,仿佛将胸中积郁了三天的浊气尽数吐出。阳光照在身上,暖洋洋的,驱散了方才在房中感受到的那股彻骨寒意。

谈判的第一回合,她险胜。

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已经解除。京城那位肃王殿下的最终决定,就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,依旧悬在她的头顶。她所赢得的,仅仅是时间。

而时间,对她来说,就是最宝贵的资源。

她必须在这段未知的等待期内,尽快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,让自己手中的筹码变得更重,重到足以让那位王爷,心甘情愿地接受她的“替代方案”。

她没有丝毫懈怠,脚步一转,便朝着青石镇最繁华的东街走去。福满楼那座三层高的气派酒楼,就在街角最显眼的位置。

还未走近,一股混合了酒香、肉香和各种香料的浓郁味道便扑面而来,勾得人食指大动。此刻虽未到饭点,但福满楼门前已是车马不息,人来人往,尽显青石镇第一酒楼的气派。

林薇熟门熟路地从侧门走了进去,直接找到了后厨。

王管事正叉着腰,指挥着一众厨子和伙计忙碌地备菜,见到林薇,他那张胖乎乎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。

“哎哟,林姑娘,你可算来了!我正念叨着你呢!”王管事热情地迎了上来,将她引到一旁相对安静的茶水间。

“王管事,这是这个月的牛肝菌。”林薇将自己带来的另一个小一些的竹篮递了过去。这里面装的,是她早就准备好的、要供给福满楼的份例。

王管事接过篮子,揭开布巾一看,眼睛顿时就亮了。篮子里的牛肝菌,个个肥美,品相极佳,比之上次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“好!好东西!”他赞不绝口,“林姑娘,你这菌子,现在可是我们福满楼的招牌菜!自从推出了那道‘油淋牛肝菌’,天天都有食客点名要尝。我们东家说了,你这个月的顾问费,再给你加二百文!”

“多谢管事,多谢东家。”林薇笑着应下。每月一两二百文的固定收入,对于目前这个阶段的她来说,是一笔足以安身立命的巨款。

王管事让人将菌子拿去称重记账,又亲自给林薇倒了杯热茶,这才压低声音,有些神秘地问道:“林姑娘,上次我跟你提的事,你可有眉目了?除了这牛肝菌,那山里,当真再寻不出别的稀罕物了?”

林薇等的就是他这句话。

她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小片用油纸包着的东西,轻轻放在桌上,推到王管事面前。

“这是……”王管事疑惑地接过来,打开油纸。

只见油纸上,静静地躺着一小片被烤得焦黄的菌片。正是林薇昨夜在空间里试做的那片烤牛肝菌。虽然已经冷了,但那股浓郁的、霸道的异香,在油纸打开的瞬间,还是如同脱缰的野马,瞬间充满了整个茶水间。

“好香!”王管事深吸一口气,只觉得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,勾得他肚子里的馋虫都开始抗议了。

“王管事,你尝尝。”林薇微笑着做了一个“请”的手势。

王管事哪里还忍得住,拈起那片菌片,便送入口中。

入口的瞬间,他那双本就不大的眼睛,猛地瞪圆了!

菌片虽然已冷,但那独特的口感却丝毫未减。外层带着一丝炙烤后的韧劲,内里却依旧软嫩肥腴。轻轻一嚼,一股难以形容的、极致的鲜美味道,如同山洪暴发一般,瞬间席卷了他的整个口腔!

没有油,没有盐,甚至没有任何调味,就是食材本身最纯粹、最本真的味道。但这味道,却比他尝过的任何一道山珍海味,都要来得震撼,来得猛烈!

“这……这是……”王管事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,他指着那片菌子,满脸的难以置信,“这不就是牛肝菌吗?怎会……怎会有如此滋味?”

林薇浅浅一笑,不急不缓地说道:“菌子,是寻常的牛肝菌。不寻常的,是炮制它的方法。”

“炮制方法?”王管事眼中精光一闪,他立刻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。

“不错。”林薇点了点头,“我称此法为‘本味炙’。关键在于三点。其一,火候。火大了则焦,火小了则不香。其二,器皿。需用一种特殊的石板,方能均匀受热,锁住菌子本身的水分与鲜味。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是切法。需顺着菌子的纹理,切成不多不少三分厚的薄片,方能达到外韧内嫩的最佳口感。”

她将自己昨夜琢磨出的一套说辞,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。这些所谓的“秘法”,其实大半都是托词,真正的关键,在于那片牛肝菌,是出自“山河小境”,并且是用灵泉水清洗过的。但她必须为这超乎寻常的美味,找一个合情合理的、能够被这个世界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解释。

王管事听得连连点头,看向林薇的眼神,已经从最初的欣赏,变为了彻彻底底的敬佩。

这个看似柔弱的农家少女,脑子里到底还藏着多少宝贝?

“林姑娘,此法……你可愿出让?”王管事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。他已经可以预见,一旦福满楼推出了这道“本味炙牛肝菌”,必将再次轰动整个青石镇,甚至周边的府县!

“出让,倒也谈不上。”林薇摇了摇头,“我与福满楼是伙伴,有好东西,自然要优先想着你们。”

王管事闻言大喜。

“不过,”林薇话锋一转,“这道菜,我有几个条件。”

“姑娘请讲!只要我们福满楼能办到,绝无二话!”王管事拍着胸脯保证道。

林薇伸出三根手指:“第一,这道菜,福满楼必须作为最高端的招牌菜来推,每日限量供应,只卖十份。物以稀为贵,饥饿营销的道理,管事应该懂。”

王管事连连点头,这个他懂。越是吃不着的东西,那些有钱的老爷们就越是趋之若鹜。

“第二,这道菜的定价,必须在‘油淋牛肝菌’的三倍以上。而且,我不要固定的方子转让费,我要从这道菜的每一份收入中,抽取三成的分成。”

“三成!”王管事倒吸一口凉气。这个条件,不可谓不苛刻。福满楼的菜品,还从未有过让外人抽成的先例。

林薇的表情却丝毫未变,她平静地看着王管事,眼神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:“管事,我相信,这道菜的利润,即便分我三成,也远比你们现在任何一道菜都要高。而且,这只是开始。日后,我或许还能拿出比这更惊艳的菜式。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合作,是一种更深度、更长远的绑定。我出点子,你们出平台,我们利益共享,风险共担。”

她抛出的,已经不仅仅是一道菜的合作方式,而是一种全新的、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商业合作理念。

王管事被她这番话说得心头巨震。他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少女,一时间竟有些恍惚。他感觉自己面对的,不是一个山村孤女,而是一个运筹帷幄、眼光毒辣的商业巨擘。

他沉吟了许久,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三成的分成,这个他做不了主,必须请示东家。

“这第三个条件呢?”他问道。

“第三个条件,很简单。”林薇的语气缓和了下来,“我需要福满楼帮我一个忙。我想在镇上,寻一个可靠的牙人,买下一间带后院的小铺面,位置不用太好,偏一些也无妨,但要清静,产权要清晰。”

她知道,自己不能永远住在村里那个破旧的茅屋。无论是为了改善生活,还是为了日后行事方便,在镇上有个自己的据点,都至关重要。而且,陈校尉的人在暗中监视,她在村里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看得清清楚楚,反倒是在人多眼杂的镇上,更容易有一些私人空间。

这个条件,对福满楼来说,简直不值一提。

王管事立刻应承下来:“这个没问题!包在我身上!我有个远房表侄就在牙行做事,人最是机灵可靠,保证给姑娘办得妥妥帖帖的!”

“那就多谢王管事了。”林薇点了点头,“至于分成的事,不着急。你可以先将这道菜的做法,呈给东家品鉴。我相信,东家是个有眼光的人。”

她说完,便起身告辞。

该铺垫的,已经铺垫好了。她相信,王员外在尝过那极致的美味,并看到其中巨大的商业潜力之后,一定会同意她的条件。

当林薇的身影消失在后厨门口时,王管事才长出了一口气,他拿起桌上那张小小的油纸,像是捧着什么圣旨一般,急匆匆地朝着后院东家的书房跑去。

林薇走出福满楼,心情一片大好。

与福满楼的深度绑定,是她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这不仅能为她带来更丰厚的收入,更重要的是,她将自己与王员外这位青石镇地头蛇的利益,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。日后若真有什么风吹草动,王员外为了他自己的生意,也必然会尽力保全她。

她给自己又上了一道保险。

她在集市上给小安买了桂花糕,又称了半斤肉,买了些日常用品。当她提着东西,准备出镇回家时,一个瘦小的身影,却在街角处,一溜烟地跑到了她的面前。

那是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,衣衫褴褛,脸上脏兮兮的,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。

“姐姐,你是林薇姐姐吗?”男孩仰着头,怯生生地问道。

林薇一愣,她不认识这个孩子。

“我是。你找我有什么事吗?”

男孩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布包着的东西,小心翼翼地递了过来,飞快地说道:“有个大哥哥让我把这个交给你。他说,让你回去再看。”

说完,不等林薇反应,那孩子便像泥鳅一样,一头扎进人群,瞬间就没了踪影。

林薇低头,看着手中那个还带着孩子体温的、沉甸甸的布包,心中充满了疑惑。

大哥哥?会是谁?

她捏了捏布包,里面似乎是几块坚硬的、棱角分明的东西。

她强忍住立刻打开的好奇心,将布包揣入怀中,加快了回村的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