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壶刚上桌,百里东君便给莫山山倒了一杯:“尝尝看,这桃花酿是用今年新采的桃花酿成的,甜而不腻,最适合姑娘这样的文人雅士。”
莫山山端起酒杯,浅尝一口。酒液入喉,带着淡淡的桃花香,暖意顺着喉咙滑下,驱散了她心中的不安。她抬头看向百里东君,只见他正笑着看着自己,眼中带着几分真诚的暖意,让她想起在墨池苑时,与宁缺一起论道的时光 —— 只是眼前的男子,比宁缺多了几分江湖人的洒脱。
“姑娘似乎很喜欢墨笔?” 百里东君注意到她一直握着那支狼毫笔,好奇地问道。
“我自幼习墨,这支笔陪了我很多年。” 莫山山轻轻抚摸着笔杆,眼中带着几分珍视,“在我的家乡,墨不仅是书写的工具,更是悟道的媒介。”
“悟道?” 百里东君来了兴致,“姑娘也懂武道?”
莫山山摇头:“我所悟的道,是笔墨之道。通过笔墨,可观天地,可察人心。” 她说着,从怀中取出一张随身携带的宣纸,铺在桌上,拿起狼毫笔,蘸了蘸墨汁,在纸上轻轻勾勒。不多时,一幅雪月城桃林图便呈现在眼前 —— 粉色的桃花、青石板路、远处的酒肆,甚至连百里东君手中的酒壶,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,仿佛能从画中闻到桃花香与酒香。
百里东君看得目瞪口呆:“姑娘好笔法!这画简直像活过来一样!” 他凑近宣纸,仔细看着画中的细节,“若不是亲眼所见,我真不敢相信,笔墨竟能有这般力量。”
莫山山收起笔,脸上露出一丝浅笑:“只要用心,笔墨也能成为传递情感的媒介。这幅画,就当是谢百里公子收留之情。”
百里东君大喜过望,小心翼翼地将画折好,放进怀中:“那我可要好好珍藏!以后谁要是说雪月城的桃林不美,我就把这幅画拿出来给他们看!”
两人相谈甚欢,从笔墨之道聊到江湖趣闻,从雪月城的风景聊到各自的经历。莫山山渐渐放下戒备,她发现百里东君虽然看起来洒脱不羁,却心思细腻 —— 知道她不习惯辛辣的食物,特意让店小二换了清淡的小菜;看到她衣衫单薄,便脱下自己的外袍,披在她肩上,外袍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酒气与桃花香。
天色渐暗,酒肆的客人渐渐散去。百里东君结了账,领着莫山山前往雪月城的客房。客房干净整洁,窗前放着一张书桌,上面摆着笔墨纸砚,显然是百里东君特意安排的。“姑娘若有需要,随时派人找我。” 百里东君站在门口,语气温和,“雪月城虽安全,可姑娘初来乍到,万事小心。”
“多谢百里公子。” 莫山山躬身道谢,心中满是感激。
接下来的几日,莫山山渐渐适应了雪月城的生活。她每日都会在客房内习墨,偶尔也会跟着百里东君四处闲逛 —— 去街头看艺人舞剑,去茶馆听说书先生讲江湖故事,去酒肆品尝新酿的美酒。百里东君总是耐心地陪在她身边,为她讲解江湖规矩,介绍雪月城的风土人情,偶尔还会教她一些简单的拳脚功夫,以防遇到危险。
一日,两人在雪月城的街头闲逛,看到一个卖糖画的老人正在给孩子们做糖画。莫山山站在一旁,好奇地看着老人手中的糖勺,在青石板上勾勒出各种形状 —— 龙、凤、兔子,每一个都晶莹剔透,像极了她笔下的墨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