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“有哪些常客可能带走这种火柴?”林薇问。

“哎,这都多少年了,谁还记得啊...”

一连几天的调查毫无进展,林薇的身体却明显感到疲惫。化疗的副作用开始显现,恶心和头晕不时袭来。但她强迫自己继续,时间不等人。

一天下午,她正在医院陪护,父亲突然又清醒了片刻。

“笔...”老人艰难地说。

林薇急忙递上纸笔,扶着父亲颤抖的手。林国栋费尽全力画了几个歪歪扭扭的符号,看起来像是一个数字“7”和一个箭头。

“7...指向什么?”林薇问,但父亲已经再次失去意识。

那晚,她盯着父亲画的东西苦思冥想。7?第七个什么?还是地址中有7的地方?

突然,她想起老王曾提过,当年有三个重点嫌疑人,但案卷里只提到了两个。会不会有第三个?第七个调查对象?

她立刻打电话给老王。经过长时间劝说,老王终于松口:

“好吧,既然你爸暗示了,我也没必要再瞒着。确实有第三个嫌疑人,周志华,当时是教育局的一个科长。你妈失踪前正在举报他贪污学校拨款的事。但因为没证据,加上他后来意外死亡,这条线就断了。”

“死亡?”

“案发后两个月,周志华开车坠崖,当场身亡。认定为意外,所以案子就没继续追查下去。”

林薇感到心脏加速跳动:“周志华有去夜来香歌舞厅的习惯吗?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:“这我不确定,得查查旧记录。”

“王的意外事故报告还能找到吗?”

“我试试,但不保证。”

挂断电话后,林薇在病房里踱步。周志华,教育局科长,母亲举报的对象,案发后不久意外死亡。这太过巧合了。

第二天,老王带来了更多信息:周志华确实是夜来香的常客,而且他的死亡事故存在疑点——刹车线有人为切割的痕迹,但当时因证据不足被认定为自然老化断裂。

“你爸一直怀疑周志华不是唯一涉案的人,”老王说,“贪污金额不小,可能背后还有更多人。周志华死了,线索就断了。”

林薇思考着这一切。如果周志华有同谋,那么母亲的举报威胁到的就不止一个人。而周志华的“意外”很可能是同谋灭口。

她需要周志华案的全部资料。

获取二十五年前的意外事故报告比想象中困难。经过多方奔走,林薇才在档案室堆积如山的旧文件中找到了相关记录。

周志华,1997年11月23日晚驾车坠崖。车辆起火燃烧,尸体严重烧伤。现场发现刹车线异常断裂,但无法确定是人为还是自然老化。尸检报告显示,死者血液中有较高浓度的酒精。

在附件中,林薇发现了几张现场照片。烧焦的车辆残骸,扭曲的金属,还有一只几乎被烧化的皮鞋。但在放大其中一张照片时,她注意到了什么——在离车辆不远处的草丛里,似乎有一个反光点。

“这是什么?”她问档案管理员。

“不知道,当时技术有限,可能只是玻璃碎片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