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收费是“出路”还是“死路”章

收费是“出路”还是“死路”

任何企业想要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,都必须要有良好的“公众美誉度”。它是品牌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,代表着用户对于这一品牌的信任与好感,其重要性要远远超过“品牌知名度”。“知名”,只能说明用户听说过这个品牌;而“美誉”,则说明用户在消费过程中,建立起了对该品牌的信任和认可。所以,一家企业只要能够在用户之间建立起“美誉度”,就相当于形成了消费者的忠诚度。举个例子,美国的苹果公司每次有新品发售时,全球所有的苹果体验店都会在之前的一两天排起长队,这就是“品牌美誉度”对公司的支持力量。但是另一方面,如果公司的“美誉度”建立还很不完善,就会影响到业务的推广。

在腾讯公司刚成立五六年的时候,马化腾发现,公司的主打业务如果继续是研发及销售无线寻呼系统,那么势必会被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给抛在身后,成为众多竞争者中的败将残兵;而且,虽然腾讯当时已经开始做广告业务了,但是承接的仍是一些比较小的广告,至于后来的体育专栏等特色广告在当时还没有形成,所以公司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太多。于是,在这种情况下,马化腾想到了另一条道路,那就是建立会员体系,并实行会员收费。

于是在2000年11月的时候,腾讯首次推出了“会员收费”服务。会员的含义,也就是指用户在上网时,能够比免费用户享受到更多腾讯提供的服务。但是,要想获得这些免费用户享受不到的服务,会员每年需要向腾讯缴纳120元到200元不等的会员费。

尽管马化腾对于这项服务做了良好的估计,但是,这一想法并没有引起用户的积极拥护,结果十分不理想。那时候,腾讯已经拥有了数千万活跃用户,属于互联网公司中真正的“大户”。可是,当马化腾推出会员收费的运营方案时,只征集到了3000多名会员,这个数字和总人数相比,实在是有些过于悬殊。对于其中的原因,马化腾也做过认真总结,他谈道:“会员收费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,我们之前给用户的承诺没有兑现。另外还有一点就是,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得还很不完善,会员们想要缴纳会员费时,只能通过汇款或者一卡通的方式,这样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不便。如果每个月都要往邮局跑一趟,排很长的队只是为了缴纳20元的会员费,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放弃这个会员资格和待遇。要想在中国真正地发展互联网,就必须解决电子金融的问题。”这一点和他后来的虚拟货币以及网上代付等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
于是,马化腾本以为会让公司大赚一笔的会员收费就这样破灭了,原本以为的“出路”,最终却成了盈利的“死路”。但是,马化腾并没有轻易放弃,而是很快又找到了别的出路。

互联网发展到今天,不论是内容,还是从覆盖面来看,都比最初有了很大的进步。例如,短信息是手机所具备的一种重要的交流沟通方式。“今天我们去哪?”“我还要上课,你自己去图书馆吧。”“天气不错,要不要出来转转?”像这样的短信可以说随处可见,有的用户甚至还办理了短信优惠包,以便能够更多地和朋友联系。而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短信,就诞生于马化腾的手中。

当初,马化腾以为能够大红大紫的会员收费人气平平,根本不能够帮助他解决腾讯公司的收入问题。所以,在他对市场情况有所了解之后,便很快找到了中国移动运营公司,希望能够进行一次关于短信服务的

合作。

从在润迅通信公司打工开始,马化腾就形成了“不熟不做”的工作习惯,对于他并不熟悉,或者设备、人脉和市场等各方面都还不成熟的业务,他从不会轻易冒险。所以,这次的短信合作,也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。首先,伴随着互联网本身的发展,用户们对上网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,无线寻呼、离线发送信息等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上网需求,他们需要更快速、更简洁,同时收费相对合理的聊天方式,这就为短信的推出做好了市场准备;另一方面,马化腾在中国电信运营商中有很多朋友,人脉圈非常广泛,如果能够实现合作,达到双赢的效果,一定会给腾讯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。所以,马化腾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,就是在通信方面创造利润。

在1999年2月的时候,腾讯推出了即时通信服务。当时,还没等这项服务发展起来,腾讯公司的高层就紧接着提出了一种新思路—将之前的无线寻呼、GSM短消息以及IP电话网和这款新推出的即时通信进行互联,其目的就是,力求在方便用户的同时,实现腾讯和移动运营公司的最大利润。实际上,即时通信服务的推出,本身就是为了填补之前这些通信服务的空白,使得中国的互联网通信更加完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腾讯的即时通信在1992年推出之后,一直没有发展起来。甚至到了20世纪末的时候,中国网民中使用短消息的人数也只有区区300万人,而且用户对于这项服务的使用量也很低。分析其中的原因,马化腾曾指出,当初推出的短消息和寻呼机非常类似,而无线寻呼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好几年,因此对于短消息,用户的需要并不如预想般一样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马化腾对短信息的收费方式进行了调整,同时,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去掉了之前的包月制收费模式,对资费水平进行了大幅度下调。另外,在推广上也做了重新策划,从之前的独立推广变为寻求合作伙伴,在推广和运营方面实现合作。

技术人员起步的马化腾,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有着十分敏锐的洞察力。在短消息的运营方式和收费方式进行调整之后,他立即发现了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商机。于是,他很快便和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建立了合作关系,使得短信息重新进入用户的视野,也带领腾讯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利润,为他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。

在从“会员收费”向“短信息”运营的改变中,我们可以看出: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,要想赢得真正的发展,就必须努力让用户建立起对公司的认可与信任,唯有如此,公司在推出新的项目时,才能获得支持。而满足用户的需要,并根据其变化不断做出调整,是赢得用户信任的根本方法。马化腾正是在“会员收费”的“出路”变“死路”中,认识到了这一点,并马上做出相应的调整,所以才能收获最后的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