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
诡异的重影只存在了一瞬,就被手机屏幕亮起的光打散。
寒风卷着碎玻璃的残渣,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。
林默低头,点开第二条彩信,瞳孔骤然收缩。
照片是李伟办公室的监控截图,时间戳精准到秒,他留在桌上的案卷被一只手翻开,角度刁钻,恰好露出南岭新村的平面图。
他立刻拨通李伟的电话,声音压得很低:「你那边,有没有陌生人进出?」
电话那头的李伟声音紧绷:「刚查了门禁记录,没有外人。只有技术科的周正来送过一个数据包。」
林默眼神一凝。
他迅速挂断电话,调出警局内部的通讯日志。
一条记录清晰地显示,周正在案发前十分钟,上传了一份名为「南岭区域热力图」的文件,发送范围是整个专案组,标注着「辅助布控参考」。
可他清楚记得,自己从未要求过这份图。
一种被人提前预判了所有步骤的寒意,顺着脊椎爬了上来。
他对着联络器,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低声命令:「控制周正,别打草惊蛇。」
与此同时,警局后巷的报刊亭阴影里,赵婷正快速翻拍着旧报纸上的新闻资料。
她无意间抬起相机,快门声中,一张照片被定格:技术科的周正,正将一个 U 盘悄悄塞给一名戴着鸭舌帽的清洁工。
那清洁工接过东西,转身就走进了旁边的地下通道。
就是那个转身,让赵婷的动作僵住了。
那人走路时,左肩有极其轻微的倾斜,这是一个普通人根本不会注意到的习惯性动作,却是江哲学生时代因车祸留下的旧伤特征。
另一边,林默借故支开李伟,独自一人走向技术科的服务器机房。
机房里,服务器运行的嗡鸣声像是某种催眠的低语。
他以「紧急调取原始监控数据」为由,用自己的备用权限登录了后台系统。
屏幕上数据流飞速闪过,他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。
有人在后台植入了一个虚拟信号源,伪造了南岭新村周边三处关键摄像头的实时画面。
真正的凶手,根本就没进过那家便利店。
警方看到的一切,不过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木偶戏。
他顺着操作路径一路追查,所有痕迹最终都指向一个经过层层加密的中转站。
当他破解最后一层壁垒,看到那个 IP 归属地时,浑身的血液几乎凝固了——明川大学,心理实验室旧服务器。
林默瞬间明白了一切。
江哲不是在模仿当年的实验,他是在复现他们曾经共同设计的那套「群体认知操控模型」。
第一步,制造一个无法用常规逻辑解释的异常现场。
第二步,通过植入的线索,引导观察者,也就是自己,产生一个看似合理的错误判断。
第三步,利用自己的权威背书,让整个专案组固化这个错误认知。
他刚才的所有推理,每一步都走得精准无比,却也正因如此,才显得无比可笑。
他走的每一步,或许都是江哲为他铺好的路。
冷汗,已经浸湿了他的后背。
就在此时,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。
一条匿名消息弹了出来,内容简单,却像一把淬了冰的尖刀。
「你终于看懂了。那么,第三个问题——当审判者也成为被审判的对象,你还敢按下按钮吗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