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默攥紧了拳头,指甲深深掐入掌心,传来一阵刺痛。
这不是挑衅,是邀请。
而他知道,自己已无法回头。
3
黑暗中,江哲的暗示像一枚烧红的烙铁,烫在林默的思维里。
破窗理论。
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,如果无人修补,就会引发更大规模的破坏。
江哲在通过第一个案子告诉他,混乱的序幕已经拉开。
林默立刻拨通了李伟的电话,声音急促而坚定:「查!城南所有老旧社区,五年内未侦破的入室盗窃案高发地段,再比对近期监控频繁出现故障的区域!」
李伟半信半疑,但还是按照林默不容置疑的语气去执行。
半小时后,一个地点被锁定——南岭新村。
一小时后,林默站在南岭新村一家废弃的便利店前。
警方在百米外拉起了警戒线,将这片治安的死角彻底封锁。
他独自推开吱呀作响的玻璃门,踏入一片狼藉。
货架翻倒,商品腐烂的气味混杂着尘土扑面而来,满地都是碎裂的玻璃。
收银台后面,蜷缩着一具早已冰冷的女性尸体。
她的脖颈上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,血液染黑了陈旧的制服。
旁边,一把沾着血的锤子安静地躺着,墙上用红色喷漆潦草地写着一行字:没人会管。
现场的一切,都完美印证了「破窗理论」的堕落美学。
林默蹲下身,指尖轻轻触碰到一片溅上血迹的玻璃碎片。
瞬间,一股狂躁的洪流冲垮了他的理智。
滔天的愤怒、鄙夷一切的轻蔑,还有一种近乎变态的、创造混乱的愉悦感,在他脑中炸开。
「看啊,只要打破第一扇窗,所有人都会跟着砸。」一个陌生的声音在他心底狂笑。
林默死死咬住牙关,强行将自己从那股情绪中剥离。
他捕捉到了一丝关键信息:凶手在这里停留了超过四十分钟。
他不是为了杀人,而是在享受,在验证,在进行一场关乎社会秩序崩坏的仪式。
但一个念头突兀地闪过——太标准了,标准得像教科书,反而显得虚假。
真正的破窗效应会引发模仿和混乱,可周围的居民楼灯火安详,静得连一声犬吠都没有。
他猛地抬头,发现天花板角落的摄像头,镜头被人为地拧向了墙角。
再看地上的血迹喷溅形态,与尸体倒下的位置根本不符!
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,这是一个舞台,是专门为他准备的布景。
陷阱!
他立刻掏出手机拨给李伟:「撤!所有人立刻撤离!这是调虎离山!」
话音未落,手机屏幕亮起,一条匿名彩信钻了进来。
照片的背景是李伟的办公室,监控视角,时间戳显示在五分钟前。
一只戴着黑手套的手,正翻阅着一份文件,封面上「林默档案」四个字刺痛了他的眼睛。
江哲不仅知道他的秘密,甚至连他和警方的合作细节都了如指掌。
他正在用他们曾经共同构建的理论,一步步将林默拖入名为《群体暴力的心理起源》的终章。
夜风从破碎的门口灌入,吹得门帘叮叮作响。
林默看向满是裂痕的玻璃门,映出的倒影模糊不清,却诡异地像是两个人,正肩并肩站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