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我把所有新发现、新数据、新洞察都整合起来——不是优化,是重塑。

我推翻了原来保守的预算分配,把线下渠道的经费砍了一半,投进正在兴起的短视频平台;我重新设计了推广策略,加入了直播带货和KOL合作,这是王强那种只会靠关系的老古董根本不懂的领域;我甚至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数据预测模型,比原来的精准了不止一个量级,连数学系的同学都说“你这模型够专业”。

每一天,我都能发现新的改进点;每一天,我都觉得自己比前一天更强。那个被偷走的方案,在我手里脱胎换骨,变成了一颗足以炸碎王强和张晓蕾虚假繁荣的炸弹。

当我完成最后一版修订时,已经是凌晨四点。我靠在椅背上,看着屏幕上那份超过一百页的《“启明星”项目深度复盘与升级方案》,心脏跳得厉害——这不是一份简单的方案,这是我的武器。

窗外,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。我关掉文档,洗漱完换上衣柜里最体面的西装——今天下午,我有一场面试,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寰宇集团。

寰宇的办公楼气派得让人窒息。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,挑高十米的大堂,来来往往的员工个个步履匆匆,精英范儿十足。我坐在会议室外等待时,手心微微出汗。

“下一位,林薇。”

我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角,走进会议室。对面坐着三个面试官,中间那位四十多岁的男人眼神锐利,应该是主要负责人——后来我才知道,他是寰宇的市场总监,陈总。

常规的自我介绍,职业经历回顾。提到离职原因时,我只说“公司业务调整,岗位取消”。

有个面试官皱了皱眉:“你空窗期一个月,这段时间没工作吗?”

“我在复盘之前主导的‘启明星’项目。”我坦然承认,然后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,“而且我发现,星辉科技现在推的‘启明星’方案,存在很多问题——数据滞后,策略保守,还有一些根本性的战略错误。”

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。另外两个面试官交换了个眼神,似乎觉得我太狂妄。

但陈总却向前倾了倾身体:“说说看。”

我把平板推过去,指尖点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:“这是我做的复盘报告。星辉用的是三个月前的市场数据,但上个月竞品推出了智能联动功能,直接抢占了20%的市场份额,他们完全没考虑到这点。还有预算分配,他们把40%的经费投在饱和的线下渠道,纯粹是浪费——我调整了渠道比例,重点投短视频和直播,ROI能提高至少30%。”

我条理清晰地说着,从市场动态讲到策略优化,从数据模型讲到执行细节,那些烂熟于心的内容流畅地倾泻而出,甚至不需要看屏幕。

说完后,会议室里一片寂静。陈总低着头,手指飞快地滑动平板,表情专注得很,眉头时而紧锁,时而舒展。

过了好久,他终于抬起头,目光落在我脸上,眼里闪着震惊、欣赏,还有浓烈的兴趣。他指着屏幕上的新数据模型:“林小姐,你的见解很独到。这个预测模型的构建逻辑,你是怎么想到的?”

4

寰宇的offer是在周三下午发来的。当时我正坐在出租屋的地板上,啃着干巴巴的面包,盯着邮箱里的邮件发愣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