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我看了一眼,把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上。

我拿起最旧的那本工作日志,一页页翻过去。纸页边缘卷曲,上面布满了各种颜色的笔迹,黑色的、蓝色的、红色的,记录着一次次失败的尝试和偶尔的灵光一闪。

我翻到中间一页,上面用红笔圈出了一个关键的架构突破点,旁边写着一个小小的日期。那天的记忆碎片式地闪回:实验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,窗外下着暴雨,屏幕上终于跳过了那个困扰团队整整两个月的错误校验。

我放下日志,拿起另一个较新的笔记本。翻开的那一页,记录着一次团队会议纪要。张浩的名字后面,跟着他的批示:“思路尚可,继续优化,注意成本控制。”

我拿起笔,在那条批示下面划了一道横线。

电脑屏幕上,一个文件比对工具正在运行。左边是我个人硬盘里的算法核心模块代码,右边是我凭记忆找到的、几个月前上传到公司内部开源社区的一个工具函数库里的某段代码。提交记录显示,那段代码的提交者是我。

比对结果弹出: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九点八。

我关掉比对工具,打开一个文档软件。新建了一个空白文档。

我开始打字。

标题:“关于‘灵犀’算法研发过程的说明及证据索引”。

我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下,然后继续敲击。

“一、项目起源与初期架构设计。证据:个人工作日志第X页至第X页;个人硬盘存档‘Project_Nova_Init’文件夹;日期为XXXX年X月X日的团队会议纪要邮件截图(需向法院申请调取)……”

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敲着,列出每一个关键节点,对应能找到的证据来源。

文档越来越长。

桌上的手机突然嗡嗡地震动起来。

我停下手,看了一眼屏幕。是一个本地固定电话号码。

我拿起手机,划开接听。

“喂?”

“是林启先生吗?”一个男人的声音,很正式。

“我是。哪位?”

“这里是XX快递。您有一个文件袋到了,寄件方是星辉科技有限公司。需要您签收。我现在在您小区门口,您方便下来取一下吗?”

我的手指收紧了。

“是什么文件?”

“不清楚。就是一个牛皮纸文件袋。需要您本人身份证签收。”

“等我十分钟。”

“好的。”

我挂断电话,站起身。走到门口,穿上鞋,拿起钥匙和钱包。

下楼,走出单元门。清晨的空气带着凉意,几个早起的老人在院子里锻炼。

小区门口,一个穿着快递制服的小哥骑在电瓶车上,手里拿着一个黄色的文件袋。

我走过去。

“林启先生?”

“是我。”我拿出身份证递过去。

小哥核对了一下,把文件和一支笔递过来。“麻烦在这里签个字。”

我签下名字。他把文件袋递给我。

文件袋很薄。我捏了捏,里面似乎只有几张纸。

快递小哥发动电瓶车,开走了。

我拿着文件袋,没有立刻上楼,
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