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阿月的心,一下子沉到了谷底。她以为,这只是她一厢情愿的幻想。然而,就在那匹锦缎绣成,阿月将它挂在枫树顶端的那个黄昏,山间传来了阿山用尽全力吹响的竹笛声。那笛声,高亢、急促,带着一种决绝的意味。阿月知道,阿山来了。她兴奋地跑向山脚,远远地,就看到一个身影,正从云雾中缓缓走下。那不是凡人走路的姿势,更像是一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,在艰难地挪动。阿山来了,他为了遵守那个“时光里的约定”,付出了巨大的代价——他失去了山神的法力,变成了一个凡人,一个无法再与山川草木沟通的普通人。“阿月,”阿山走到她面前,声音有些沙哑,“我来了。”他的脸上,带着风霜之苦,但眼神里,却满是温柔和坚定。阿月看着眼前的阿山,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。她伸出双手,轻轻抚摸着他不再发光的头发,哽咽着说:“阿山,你……”“为了这个约定,值得。”阿山握住她的手,他的手心温暖而粗糙,“现在,我不再是山神的孙子,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。但我愿意,和你一起,在凡间,过普通的日子。”阿月用力地点点头,将头靠在阿山的肩上。她知道,这个约定,跨越了山川,跨越了神凡的界限,它证明了,有些情感,是足以对抗时光,对抗一切的。他们回到了村里,阿山学会了耕种,学会了盖房,学会了所有凡人该做的事。阿月也继续她的刺绣和歌唱,只是她的歌声里,多了一份安稳和幸福。他们生了孩子,孩子在山脚下长大,听父母讲述着那个关于“时光里的约定”的故事。后来,阿山和阿月都老了,白发苍苍。他们常常坐在那棵挂过锦缎的枫树下,看着夕阳沉入远山。阿山会轻轻握着阿月的手,就像很多年前,他们第一次正式牵手那样。村里的人都说,阿山和阿月是村里最恩爱的一对。他们不知道,这份恩爱,源于一个跨越了神与人的界限,用整个青春和代价去守护的“时光里的约定”。这个故事,就像山里的风,一代一代地吹着,提醒着人们,有些承诺,一旦许下,无论时光如何流转,都值得用一生去坚守。好了,故事讲完了,大家觉得怎么样?

3.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“时光里的约定”的故事。这个故事啊,可能没有那么多神仙妖怪,但那份情意,可比什么法力都来得真切!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,咱们这方圆几百里,有个叫“柳溪村”的小地方。村子依山傍水,风景是极好的,特别是村口那棵老槐树,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,树干粗得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,枝叶茂密,夏天的时候,整个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绿伞,给村里人遮风挡雨。这老槐树下,住着两个青梅竹马的孩子。一个叫阿木,一个叫阿月。阿木是个孤儿,是村里人从小看着长大的,性子憨厚,手艺却巧,尤其喜欢在竹子上刻东西。阿月呢,是村里教书先生家的女儿,知书达理,心地善良,还会唱好多好听的歌谣。他们俩从小一起在老槐树下玩耍,一起爬树掏鸟窝,一起在溪边摸鱼虾。阿木刻的竹蜻蜓,阿月总是第一个抢着玩;阿月唱的歌谣,阿木总是听得入了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