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赵大叔后来来送菜时,看着那些礼物,叹了口气,语气复杂:“晓玥啊,你奶奶当年……也是这么过来的。一开始,多少人背后指指点点,说神神叨叨,搞封建迷信。你奶奶硬是咬着牙,用这本事帮了一家又一家,才慢慢让大伙儿信服、敬重。这条路……不好走,是林家的命,但也……唉,躲不掉啊。”

这话像石头一样压在她心上。她出门去小卖部买日用品,能明显感觉到屯里人看她的眼神变了。以前是同情城里回来的可怜姑娘,现在多了敬畏、好奇,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惧怕。她能听到背后的窃窃私语:“……就是林家那孙女,真接下堂口了?”“看着文文静静的,没想到……”“老刘家的事就是她给看的,灵得很!”“嘘,小点声,别惹人不高兴……”

这些目光和议论,让她寸步难行,也让她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奶奶曾经承受的孤独和压力。

四十九天的守孝期,仿佛成了一场漫长而诡异的入职培训。而她,这个曾经在上海写字楼里喝咖啡、谈项目、坚信人定胜天的都市白领,正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,一步步推向那个蒙着红布的神龛,推向一个她完全陌生、恐惧且抗拒的身份——出马弟子。

老刘家事件之后,林晓玥在屯里的地位变得微妙而尴尬。她不再是那个单纯从大城市回来奔丧的可怜姑娘,而是身上笼罩着一层“能通灵”、“有仙家”的神秘光环。敬畏的目光多了,主动搭话的却少了,仿佛她周身有一个无形的屏障。她去小卖部,老板娘会赶紧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,算账时零头抹得干干净净,眼神却始终躲闪着,不敢与她对视。

这种被孤立的感觉让她窒息。她越发想念上海,哪怕是想念那里的拥挤和冷漠,至少那种环境是她所熟悉和善于应对的。周铭后来又发来过几次消息,语气一次比一次缓和,甚至透露出如果项目重启,希望她能回来的意思。笔记本电脑的屏幕,成了她窥探过去世界的唯一窗口,也成了她内心挣扎的源头。

她试图用理性解释发生的一切:那脑海里的声音是极度疲劳和心理暗示产生的幻听;老刘媳妇的痊愈是巧合,或者只是某种歇斯底里的精神症状得到了缓解。对,一定是这样。她强迫自己不再去翻奶奶那本诡异的笔记,每晚的点香也变成了纯粹的机械任务,她努力放空自己,不去感受,不去思考。

然而,那个冰冷的声音——“黑妈妈”,似乎看穿了她的鸵鸟心态。

一天深夜,她刚点完香,那冰冷的触感再次毫无征兆地降临。

“蠢货!”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和怒意,“以为闭上眼,就能当看不见?林桂芬(奶奶的名字)怎么有你这么个孬种的孙女!你的磨难才刚开始,躲得掉吗?”

林晓玥被这突如其来的斥责骂得浑身一颤,又惊又怒,下意识地在心里顶撞回去:“你到底是什么东西?!凭什么缠着我!我不想要这些!你找别人去!”

“哼!”那声音冷嗤,带着极度的不屑,“仙缘是你说不要就不要的?由得你选?四十九日期满,立堂口,接手续,是你必经之路。否则,磨关再起,就不是如今这点小打小闹,让你事业感情不顺那么简单了。身残家破,就在眼前!好自为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