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张硕含糊地应了声,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便利店。回到出租屋,他把泡面扔在桌上,突然没了胃口。窗外的天渐渐暗了下来,路灯亮起来,昏黄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一块长方形的光斑,像块被人遗忘的旧手帕。

张硕从床底下翻出一个纸箱,里面装着大学时的东西。他摸着那件印着校徽的文化衫,手指拂过“XX大学”四个烫金大字,突然觉得有些讽刺。这件衣服他曾经宝贝得不行,洗的时候都不敢用洗衣机,现在却被压在箱底,领口磨出了毛边。他曾以为这几个字是通往光明未来的船票,可现在,它更像一件沉重的枷锁,让他既放不下身段,又迈不开脚步。

手机又响了,是条短信,同学群里发来的聚会通知,王浩在后面加了句:“张硕也来,大家热烈欢迎!”下面跟着一串鼓掌的表情。张硕盯着那条短信看了很久,手指在“删除”键上悬了半天,最终还是按了锁屏。

他走到桌边,拆开那包泡面,干嚼了几口。面饼的碎屑掉在桌上,像撒了一地的碎玻璃。嚼到第二口时,眼泪突然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,砸在面饼上,洇出个小小的湿痕。

同学聚会定在周六晚上七点,那家火锅店在老城区的十字路口,张硕高中时经常和同学来这儿聚餐。那时候他们总坐在靠窗的位置,点个鸳鸯锅,AA制下来每人也就三十多块。他站在店门口踌躇了半天,整理了三次衣领才推门进去——那件衬衫是他特意从箱底翻出来的,熨烫时不小心烫出个小窟窿,被他用胸针别住了。

店里的热气扑面而来,混合着牛油和花椒的味道,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了两声。王浩第一个看见他,立刻站起来挥手:“张硕这儿!靠窗的位置,给你留着呢!”

张硕走过去,才发现圆桌周围已经坐了七八个人。他挨个打招呼,努力回忆着每个人的名字。大部分人他都还有印象,只是脸上都多了些岁月的痕迹,有人发福了,肚子挺得像揣了个篮球;有人眼角有了细纹,笑起来像只眯着眼的猫;还有个女生怀里抱着个熟睡的婴儿,婴儿的口水顺着下巴流到她的肩膀上。

“没想到你真能来,”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拍了拍他的肩膀,张硕认出是以前的班长,现在肚子上的肉把衬衫撑得紧绷绷的,“还以为你在北京当大官了,看不上咱这小地方的聚会呢。”

“哪能啊,”张硕笑了笑,在空位上坐下,椅子发出“吱呀”一声,“刚回来没多久,正好跟老同学聚聚。”

火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,红油翻滚着,把各种食材染成鲜亮的红色。大家边吃边聊,话题无非是工作、家庭、孩子。张硕默默地听着,偶尔插一两句话。他得知班长毕业后考了公务员,现在在区里的教育局上班,每天喝茶看报,就是工资不高;那个抱孩子的女生叫赵丽,高中毕业后就嫁了人,老公在镇上开了家五金店,孩子已经两岁了,说话还不利索;王浩除了在便利店上班,还兼职跑网约车,日子过得忙碌但踏实,上个月刚付了辆车的首付。

“张硕,你现在在哪上班呢?”赵丽怀里的孩子醒了,哭哭啼啼的,她一边拍着孩子的背一边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