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1 逆袭之路

王少杰的指尖在首尔大学交换生录取通知书的烫金校名上蹭了蹭,纸页边缘被他反复摩挲得发毛。宿舍天花板的吊扇吱呀转着,把六月的热风切成碎块,吹在他后背那件洗得发灰的白T恤上。

这是去年暑假在工地搬砖时老板发的工服,领口磨出了毛边,他却舍不得扔,叠得整整齐齐收在衣柜最底层,只有“重要日子”才拿出来穿。

今天算不得什么节日,却比任何节日都让他心跳加速。录取通知书躺在他刚洗干净的蓝格子床单上,旁边放着半袋没吃完的红烧牛肉泡面,汤早就凉透了,油星凝在表面,像一块劣质的琥珀。

他盯着通知书上“首尔大学”那四个韩文,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腕上那块塑料电子表——还是高中时学校统一发的,屏幕裂了道缝,数字时亮时暗,却陪他熬过了无数个在图书馆刷题到凌晨的夜晚。

“少杰,发啥呆呢?辅导员刚在群里催交换生的材料,你赶紧弄啊!”对床的李阳叼着牙刷探出头,泡沫顺着嘴角往下滴,“咱宿舍就你一个冲出亚洲了,以后去了首尔,可得给兄弟带点泡菜回来!”

王少杰扯了扯嘴角,想笑,却觉得喉咙发紧。他把通知书往怀里拢了拢,指尖传来纸页的温度,像揣着一团刚点燃的火苗。没人知道这个“冲出亚洲”的机会,是他怎么拼来的——大一到大二,他每天只吃两顿,早上两个馒头,晚上一碗泡面,省下的钱全用来买专业书;周末别人去约会、打游戏,他在餐厅端盘子,在快递站分拣包裹,寒假暑假更是泡在工地,晒得黢黑,手上磨出的茧子厚得能刮开砂纸。

他是从山坳里走出来的孩子,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一辈子没走出过县城。去年他考上这所211大学时,父亲把家里唯一的老黄牛卖了,又挨家挨户借了五千块,才凑够他的学费。

临走前,母亲塞给他一布袋煮鸡蛋,手在他胳膊上反复摩挲,红着眼眶说:“少杰,娘没文化,不知道啥大道理,就知道你得好好读书,将来别再像俺们这样苦。”

这话他记了三年。交换生项目每年只有两个名额,竞争比考研还激烈,他熬了三个通宵写申请文书,把专业课成绩刷到年级前三,又自学了半年韩语,口语练得舌头都打了泡,才终于把这个机会攥在手里。

申请那阵儿还出了个小插曲——学院审核材料时,说他少一份企业推荐信,眼看要被刷下去,辅导员却突然找他补了张表,说“名额微调,你运气好,补上就能过”。

他当时只当是自己平时的努力被看见,没多想,现在想来,那“运气”里藏着的门道,他连边都没摸到。

他甚至已经算好了——交换生有一笔小额奖学金,够覆盖一半的生活费,剩下的他可以在首尔找兼职,端盘子、送外卖都行,只要能撑过这一年,将来简历上添上“首尔大学交换经历”,找工作就能多一分底气,说不定就能让爸妈早点过上好日子。

2 命运转折

手机在裤兜里震动起来,屏幕亮了,显示“家里”。王少杰心里一暖,以为是母亲又来问他吃没吃饭,他掏出手机,快步走到宿舍阳台,按下接听键,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:“爸,娘,跟你们说个好消息,我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