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兄弟,你脑子活,不如跟我一起干?”赵卫东递给他一块电子表,“这玩意儿,在南方八块钱一块,在这儿能卖十五!”
王建军心动了。他在厂里一个月工资才三十七块五,要是倒腾点货,说不定真能发家。但他又怕丢了铁饭碗,犹豫不决。
“你看这筒子楼,住得憋屈不?”赵卫东指着窗外,“等你有钱了,把那三间瓦房翻修一下,再娶个媳妇,不比在厂里当牛做马强?”
王建军的心被说动了。他想起老娘总念叨着,想住个带院子的房子,能晒晒太阳,种种花。
没过多久,厂里搞优化组合,王建军因为之前挪用粮票的事,被“优化”了出去。丢了铁饭碗,他反倒没那么慌了,索性跟着赵卫东干起了倒爷。
赵卫东教他怎么辨别货的好坏,怎么跟人讨价还价,怎么避开市场管理人员的检查。王建军脑子灵光,学得快,第一次跟着去广州进货,就用厂里发的遣散费,换了二十块电子表,回来一卖,净赚了一百多块!
拿着钱回家,老娘摸着他手里的票子,眼泪直流:“建军,这……这都是你挣的?”
“是,娘,以后我让您过上好日子!”王建军给老娘擦了擦眼泪,心里既酸又甜。
他和赵卫东搭档,南来北往地跑。夏天倒腾电风扇、凉鞋,冬天卖羽绒服、毛线。王建军能吃苦,赵卫东路子广,不到一年,两人就赚得盆满钵满。王建军不仅给老娘买了新衣服、新家具,还真把那三间瓦房翻修了一遍,盖成了青砖瓦房,院子里种上了老娘喜欢的月季花。
张婶看着眼红,好几次想跟王建军套近乎,问他在哪儿进货,王建军都笑着打岔。倒爷这行当,门道多,风险也大,不是谁都能干的。
三个月后,赵卫东要回南方了。临走前,他把房产证交给王建军:“兄弟,这房子归你了。以后要是想来南方,找我,包你有生意做。”
王建军握着房产证,心里热乎乎的:“赵哥,谢谢你。”
“谢啥?要谢就谢你那两斤粮票,还有你的胆儿!”赵卫东哈哈大笑,“这年代,撑死胆大的,饿死胆小的。你小子,有这股劲儿,以后肯定比我强!”
赵卫东走后,王建军正式搬进了瓦房。院子里的月季花开花了,老娘坐在门口晒太阳,哼着小曲,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。
这天,王建军正在院子里整理刚进的一批蛤蟆镜,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:“王建军在家不?”
他出去一看,是以前厂里的同事老李,愁眉苦脸的。“建军,听说你现在发财了?”老李搓着手,“我……我也被厂里辞了,家里揭不开锅了,你能不能……能不能带带我?”
王建军看着老李,想起了当初自己的难处。他想了想:“老李,倒爷这行当,辛苦,还担风险,你真愿意干?”
“愿意!咋不愿意!”老李赶紧说,“只要能挣钱,再苦再累我都不怕!”
“行,”王建军点点头,“我正好要去深圳进货,你跟我走一趟,看看能不能适应。”
老李千恩万谢。王建军看着他的背影,心里感慨万千。谁能想到,一年前,他还为了五十斤粮票愁得睡不着觉,如今不仅有了房子,还能帮别人一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