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卫东也愣住了,他盯着王建军看了半晌,忽然一拍大腿:“行!只要你能让刘大爷签字画押,这房子,我跟你换!”
王建军都懵了。他本来就是随口一说,没想到赵卫东真答应了。周围人也不笑了,一个个瞪大眼睛,跟看怪物似的看着他俩。
“不过,”赵卫东补充道,“我得先去看看房子。要是太差劲,这买卖可不算数。”
“没问题!”王建军拉着赵卫东就往胡同跑,心里像揣了只兔子,七上八下的。
刘大爷家的院子确实有点破旧,院墙掉了几块砖,三间瓦房的屋顶长了草,但收拾收拾绝对能住人。刘大爷一听有人想买房子,还是用粮票换(王建军没敢说只用两斤),眼睛都直了:“真……真能用粮票换?我要二十斤全国粮票,再加点钱就行。”
王建军心里打鼓,偷偷看了眼赵卫东。赵卫东却笑眯眯的:“大爷,二十斤粮票没有,两斤倒是有。但我给您加五十块钱,咋样?”
刘大爷脸一沉:“你这是耍我呢?两斤粮票就想换我三间房?”
“大爷您听我说,”赵卫东不急不慢,“这房子在您这儿,就是个念想,换不了钱也换不了粮。我不一样,我在北方跑生意,总得有个地方落脚。五十块钱,够您老买半年的米了,还能添件新棉袄。”他又从包里掏出个铝制饭盒,“这饭盒给您,供销社要凭票才能买,我这是托人从上海带的。”
刘大爷盯着饭盒看了半天,那时候铝制品金贵得很,一个饭盒抵得上五斤粮票。他犹豫了半天,又看看王建军:“建军,这……靠谱不?”
王建军心里也没底,但事到如今,只能硬着头皮说:“大爷,赵老板是正经生意人,不会骗您的。”
最终,刘大爷咬了咬牙:“行!我换!但得立个字据,免得以后反悔!”
赵卫东当场写了字据,刘大爷按了手印,王建军作为中间人也签了名。赵卫东把两斤粮票和五十块钱、一个饭盒递给刘大爷,刘大爷颤巍巍地把房产证交给赵卫东。
交易完成的那一刻,王建军腿都软了。他真的用两斤粮票,帮赵卫东换了套房子——不对,是他自己,间接成了这房子的新主人,因为赵卫东说了,这房子算他欠王建军的,等他用完了就过户给王建军。
“兄弟,够意思!”赵卫东拍着王建军的肩膀,“这房子我先住三个月,等我把货出手就走。到时候,这房本就给你。”
王建军晕乎乎的,拿着赵卫东多给的五斤粮票和十块钱,先去供销社还了账,又给老娘买了两副好药,剩下的钱揣在兜里,沉甸甸的。
回到筒子楼,张婶看到王建军,阴阳怪气地说:“哟,建军,发财啦?刚才听说你用两斤粮票换了套房子?真能吹!”
王建军没理她,心里却乐开了花。他知道,从今天起,他的日子要变样了。
赵卫东住进去后,王建军去过几次。那三间瓦房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,院子里还堆着些南方运来的电子表、的确良布料,都是北方稀缺的玩意儿。赵卫东说,这些货要是出手,能赚不少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