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第一卷:邛海初逢·缘起萍水

1.旅途邂逅

我站在丽江古城的石板路上,望着人潮中那个低头拍照的身影。她背着帆布包,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,相机镜头对准了屋檐下的铜铃。我多看了两眼,倒不是因为她出众的容貌,而是那专注的神情,让我想起西昌邛海边的晨光——那里有林老师魂牵梦萦的青瓦巷,有泸山松涛如海,有琼海碧波荡漾。邛海的湖水在晨光中泛着碎金般的光,远处泸山巍峨耸立,山间古寺的飞檐若隐若现,云雾缭绕间仿佛藏着千年的秘密。

傍晚,我带她去古城边的小吃街体验当地美食。她站在“彝家烧烤”的摊位前,望着滋滋作响的烤乳猪和炭火上金黄的荞饼,眼睛亮了起来。我笑着递给她一串烤鸡枞:“尝尝,这是西昌的特色,用松毛熏烤的。”她小心地咬了一口,菌菇的鲜香在舌尖爆开,她惊喜地抬头:“这味道好特别!松木的烟熏味和菌子的鲜美融合得恰到好处,像是把整座泸山的味道都浓缩在这一口里了。”**她一边咀嚼,一边含糊地说:“这种烟火气,比任何精致的餐厅都更让人心动。食物里藏着土地的味道,是旅途中最好的慰藉。”**摊主是位彝族大姐,用带着浓重西昌口音的普通话招呼我们:“小妹儿,再喝点醪糟汤嘛,解腻又暖胃。”她端起碗,小口啜饮,暖流从喉咙蔓延到胃里,她满足地叹息:“甜而不腻,还带着淡淡的酒香,像喝下了整个邛海的月光。”

忽然,一阵清亮悠扬的民谣歌声从街角传来,旋律如流水般潺潺流淌,又似山风拂过松林。她循声望去,脚步不自觉地停下。我注意到她微微侧耳,眼神里流露出好奇与沉醉。那首歌,正是我们家乡西昌的《口弦》——用竹片制成的口弦琴弹奏出的古老旋律,带着高原的辽阔与苍凉。

她轻快地穿过人群,脚步如被无形的丝线牵引。我注意到她的帆布包带子上挂着一枚小小的银饰,在暮色中泛着幽蓝的光,像是高原上某颗星辰坠落的碎片。她站在弹唱的老艺人面前,目光专注,睫毛在夕阳的余晖中轻轻颤动,仿佛在捕捉音符里藏着的古老故事。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晚风中,她轻轻鼓掌,从背包里掏出牛皮纸笔记本,低头认真记录着什么。风拂过她鬓角的碎发,有几缕发丝调皮地垂落在她泛红的脸颊上,她随意地拂到耳后,动作间流露出一种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。

“这首歌真好听,叫什么名字?”她转头问我,眼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。提问时,她微微歪着头,发丝间隐约露出小巧的耳垂,上面戴着一对朴素的银耳钉,在暮色中泛着温润的光。我心头一动,脱口而出:“《口弦》,是我们家乡的民谣。你若是喜欢,等到了西昌,我带你去听最地道的。”**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仿佛有星光落入其中:“真的吗?听起来好有故事感,像是从很远的山那边传来的声音。我总觉得,这样的旋律里藏着某个古老部落的迁徙路线,或是某位老人在篝火旁讲述的传说。”**说话时,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,那里磨损的痕迹透露出主人频繁的使用,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她旅途中的种种见闻。我笑着点头,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:“如果你愿意,我可以带你转转西昌,那里有比丽江更原生态的古城,还有邛海和泸山的故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