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当晚,李琟辗转难眠。他知道,明天将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天,也是他开始改变这个时代的起点。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绘图工具,在灯下继续完善着其他设计图。水车、连弩、改良纺车……这些现代技术理念与唐代工艺结合的产物,将成为他立足这个时代的资本。

---

3 初入宫廷

次日清晨,李琟随张说入宫。穿过重重宫门,来到大明宫的宣政殿。殿内,唐玄宗李隆基正与几位大臣议事。

"陛下,臣举荐一人,有改良农具之才。"张说上前奏道。

玄宗年近六旬,面容威严,却难掩疲惫之色:"哦?宣上殿来。"

李琟恭敬地行礼:"臣李琟,参见陛下。"

"抬起头来。"玄宗打量着这个年轻人,"听说你改良了曲辕犁?"

"是,陛下。臣调整了犁具结构,使其更加省力高效。"

"可有实证?"

"已在城外试验,效率提高近三倍。"

玄宗眼中闪过一丝兴趣:"不错。农事乃国之根本,你有此才,当为朝廷所用。张说,你看如何?"

张说奏道:"陛下,李琟虽有才学,但官职低微,不如暂任将作监丞,专司农具改良。"

"准奏。"玄宗点头,"李琟,朕命你为将作监丞,专司农具改良,可有异议?"

李琟心中激动,却不敢表露:"臣谢陛下隆恩,必当竭尽全力。"

退朝后,李琟被领到将作监衙门。这里主管皇家工程,能工巧匠云集。监丞是个小官,但对他来说,已是难得的机会。

"李大人,欢迎来到将作监。"一个中年官员上前,"下官王直,将作监主簿。"

"王大人有礼了。"李琟行礼。

王直上下打量着他:"听说你是靠改良犁具得官?"

"是,略有小技,不足挂齿。"

王直冷笑一声:"将作监可不是你这种毛头小子能待的地方。这里讲究的是规矩和传统,不是什么奇技淫巧。"

李琟心中一沉,知道自己将面临挑战。但他不卑不亢地回应:"王大人说得是,下官定当虚心学习,恪守本分。"

接下来的日子,李琟在将作监的日子并不好过。许多老匠人对他的新理念嗤之以鼻,认为他不过是靠投机取巧得官。但李琟并不气馁,他白天认真学习唐代工艺,晚上则在住处继续完善自己的设计。

一个月后,李琟不仅掌握了将作监的基本工作,还改良了水车设计,使提水效率提高了近五成。这一成果终于赢得了部分匠人的认可,也引起了太子李亨的注意。

---

4 权力角逐

李琟的才能逐渐在朝中传开,引起了不同派系的关注。太子李亨派人暗中考察,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技术才能,更有治国理念,便决定拉拢他。

一日,李琟正在工坊测试改良水车,一名中年男子悄然走近:"李大人,太子有请。"

李琟心中一惊,随来人来到东宫。太子李亨年约三十,面容温和,眼神却透着锐利。

"李琟,你的才能朕已有所耳闻。"太子开门见山,"如今朝中杨国忠专权,朕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