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李琟谨慎地回应:"殿下过誉了,臣不过一介工匠,何谈才能。"

太子微笑:"不必谦虚。朕知你改良农具、水利,这些对国家都有大用。朕想请你在东宫设立工坊,专门研究改良各类器械。"

李琟明白这是太子的拉拢,也是自己的机会。但他也清楚,这意味着将卷入朝廷的权力斗争。

"殿下厚爱,臣感激不尽。但臣官职低微,恐难当重任。"

"此事朕自有安排。"太子意味深长地说,"近日父皇对杨国忠多有不满,正是时机。"

果然,不久后唐玄宗下诏,任命李琟为将作监少监,并特许他在东宫设立工坊。这一任命引起了杨国忠的警觉。

"一个毛头小子,凭什么得此重用?"杨国忠在府中怒道,"定是太子在背后捣鬼。"

杨国忠的心腹献计:"相公,不如派人调查此人,若有把柄,便可一举除之。"

李琟很快感受到了压力。他的工坊被频繁检查,手下工匠被盘问,甚至有人暗中破坏他的试验。但他并未退缩,反而更加谨慎地推进自己的计划。

与此同时,安禄山在边疆的势力日益壮大,李琟通过情报网络得知,安禄山正在秘密打造兵器,准备谋反。他将这一情报通过太子呈报给玄宗,却被杨国忠以"挑拨离间"为由驳回。

李琟意识到,朝廷内部的斗争已经影响到了国家安全。他必须加快自己的计划,在危机爆发前做好准备。

---

5 危机四伏

开元三十年春,长安城内暗流涌动。杨国忠对李琟的打压日益加剧,多次在朝会上诋毁他的改革。与此同时,边疆传来消息,安禄山以"清君侧"为名,起兵反唐。

"陛下,安禄山反了!"朝堂上,一位大臣慌张地禀报。

唐玄宗面色大变:"这……这怎么可能?"

杨国忠却趁机进言:"陛下,此必是太子与李琟等人勾结安禄山,图谋不轨!"

李琟闻言大怒,出列反驳:"杨国忠休要血口喷人!臣早已多次提醒朝廷安禄山有异心,是你一力阻挠,才有今日之祸!"

"你……"杨国忠语塞,随即冷笑,"那你说,如今如何应对?"

李琟深吸一口气:"臣建议立即调郭子仪、李光弼等将领率军勤王,同时加强长安城防。臣已设计新式守城器械,可大大增强防御能力。"

玄宗此刻已六神无主,只得点头:"准奏。李琟,你全权负责城防事宜。"

退朝后,李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备战工作中。他设计的连弩、投石机等新式武器被紧急制造,安装在城墙上。同时,他组织工匠日夜赶工,生产军需物资。

然而,杨国忠并未就此罢休。他暗中派人破坏李琟的工坊,甚至派人刺杀李琟。一次,李琟正在检查新式投石机,突然一支利箭射来,险些击中他。

"有刺客!"护卫们立即围了上来。

李琟冷静地分析:"定是杨国忠所为。看来,他已不择手段。"

危机之中,李琟得到了意外的盟友——杨贵妃。这位看似只知享乐的宠妃,实则对朝政有深刻影响。她派人送来密信:"杨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