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

时间一天天过去,转眼就是两年。苏珩已经长成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年,身形比以前高大了许多,肩膀也变得宽阔,脸上的稚气渐渐褪去,多了几分坚毅与沉稳。他的枪法在军营里已经无人能及,甚至能与赵虎打成平手,士兵们都尊称他为 “苏将军”,虽然他并没有正式的官职,却在士兵们心中有着极高的威望。

这两年里,他从未放弃过寻找苏珉的下落。他向每一个路过军营的商人、旅客打听,只要有一点关于苏珉的消息,他都会立刻赶去查证。

有一次,一个从荆州来的商人说,曾在荆州的一个戏班里见过一个带着半块青琅佩的少年,那少年约莫十二三岁,生得眉清目秀,还会一点刻玉的手艺。苏珩听到这个消息,心中大喜,立刻向李忠请假,快马加鞭赶往荆州。

荆州距离军营有千里之遥,苏珩日夜兼程,不敢有丝毫停歇。他一路上风餐露宿,饿了就啃几口干粮,渴了就喝几口河水,困了就趴在马背上打个盹。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,他终于抵达了荆州。

他在荆州的大街小巷四处寻找那个戏班,几乎跑遍了荆州的每一个角落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终于在一个小镇上找到了那个戏班。可当他看到那个带着玉佩的少年时,心中的希望瞬间破灭了 —— 那个少年虽然也带着半块玉佩,却不是青琅佩,而且他眼角没有苏珉特有的朱砂痣。少年说,他的玉佩是捡来的,只是觉得好看,便一直戴在身上。

苏珩虽然失望,却也没有放弃。他又在荆州待了一个多月,四处打听苏珉的消息,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。无奈之下苏珩只能收拾好心情,策马返回军营。回程的路比来时更显漫长,秋风卷着落叶打在他的脸上,带着刺骨的寒意。他低头看着腰间的半块青琅佩,心中满是怅然 ——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因为误传的消息奔波,可每一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,满心失望而归。

回到军营时,李忠早已在营门口等候。见他归来,李忠快步上前,接过他手中的缰绳,关切地问道:“怎么样?找到珉儿了吗?”

苏珩摇了摇头,声音带着一丝疲惫:“没有,是我认错人了。” 他将在荆州的经历简略说了一遍,语气中难掩失落。

李忠拍了拍他的肩膀,安慰道:“别灰心,只要珉儿还活着,我们总有找到他的一天。最近军营接到命令,要护送一批粮草去兖州,我已经跟刺史大人申请,让你负责这次任务。兖州离徐州不远,或许你能在那里找到更多关于珉儿的线索。”

苏珩闻言,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。他点了点头,用力握紧了拳头:“多谢李叔,我一定会好好完成任务,也会继续打听珉儿的消息。”

三日后,苏珩带着一队士兵,护送着粮草前往兖州。这一次,他特意带上了更多干粮和盘缠,还准备了几张写有苏珉样貌特征的纸条,打算沿途张贴,希望能有人见过苏珉。

一路上还算顺利,只是途经兖州边境时,遇到了一股小规模的山贼。山贼们见他们护送的粮草丰厚,便想趁机抢夺。苏珩毫不畏惧,手持长枪,率先冲了上去。他的枪法早已炉火纯青,长枪在他手中如银蛇舞动,几个回合下来,就将山贼头目挑落马下。其他山贼见头目被擒,顿时慌了神,纷纷四散逃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