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天师府,陈凡把事情跟张道陵说了一遍,还演示了用诗引动符力的方法。张道陵抚掌大笑:“好!好一个‘诗符合一’!清玄,你记住,百姓的平安,就是修道者的‘道’,以后若有机会,多下山走走,看看人间的苦,你的道会更扎实。”
接下来的半年,陈凡成了青城山脚下的“流动道长”——李家村闹狐妖,他用“青莲剑气”斩了狐妖的尾巴,逼它吐出偷来的孩童魂魄;王家镇的水井被水鬼污染,他画“镇魂符”时念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,引阳气入井,净化了水鬼;甚至连郡城里的太守,都请他去破过“风水煞”——太守府的后花园正对乱葬岗,夜里总闹鬼,陈凡布了个“纯阳聚气阵”,用吕祖的“心若冰清”道韵镇压,从此太守府再无怪事。
陈凡的名声越来越大,有人叫他“诗符道长”,有人叫他“青莲小道”,可他知道,自己的道法还缺了点东西——李白的诗剑少了“锐”,吕祖的剑心少了“定”,张道陵的符箓少了“威”,三者没能真正融合,修为也卡在“筑基初期”,迟迟不能突破。
张道陵看出了他的郁结,递给了他一张地图:“青城山往东南三百里,有‘太白祠’,是当年李白云游时驻足之地;再往东北五百里,有‘纯阳洞’,传说是吕祖修炼过的地方。你去走走,或许能找到答案。”
陈凡接过地图,背上桃木剑和符纸,又揣上那本《道家三圣传说》,踏上了寻找“道”的旅程。
第三集:太白祠悟剑,纯阳洞得心
三个月后,陈凡站在“太白祠”前。
祠堂不大,只有一间正殿,里面供奉着李白的木雕像,像前摆着一壶酒,几个酒杯,显然是附近村民常来祭拜。陈凡走进正殿,对着李白像深深一揖,掏出怀里的《道家三圣传说》,翻到李白的《将进酒》那一页,轻声念了起来:“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……”
念到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时,祠堂里突然刮起一阵风,酒杯里的酒自动溢出来,在空中凝成一朵淡青色的青莲。
“好一句‘天生我材必有用’!”
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,陈凡抬头,看到个穿白衣的男子,腰悬龙泉剑,手里拿着个酒葫芦,正是李白的虚影!
“李……李太白先生?”陈凡激动得说不出话。
李白笑了,喝了口酒:“小友心里有‘气’,却没把‘气’融到剑里。你画符用诗引气,却不知诗本身就是‘剑’——‘十步杀一人’是剑的锐,‘举杯邀明月’是剑的旷,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’是剑的骨。你试试,把诗念进剑里,把气凝进诗里。”
陈凡点点头,拔出桃木剑,默念《侠客行》:“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”
真气随着诗句运转,桃木剑上泛起淡青色的光,剑尖凝出一朵青莲,随着他挥剑,青莲化作三道剑气,斩断了祠堂里的一根枯枝——枯枝断面光滑,还泛着淡淡的青光,阴邪不侵。
“不错!”李白抚掌大笑,“但还不够!剑要‘活’,诗要‘狂’,你心里还憋着‘怕’,怕术不如人,怕辜负师父,所以剑气少了‘破釜沉舟’的锐。记住,剑是护道的胆,不是藏着的锈铁,下次挥剑,就想着‘我即诗,诗即剑,剑出必斩邪’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