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完,李白的虚影化作一缕青烟,融入陈凡的桃木剑中,剑身上多了两个字——“青莲”。
陈凡握紧桃木剑,感觉剑里多了一股“狂傲”的气,心里的郁结散了大半。他对着李白像又磕了三个头,转身前往“纯阳洞”。
又过了两个月,陈凡来到终南山“纯阳洞”。
洞口刻着“纯阳洞天”四个大字,洞里黑漆漆的,只有正中央摆着个青铜剑匣,上面刻着“吕”字。陈凡走进洞里,对着剑匣鞠躬:“后辈清玄,拜见吕祖。”
话音刚落,剑匣“咔嚓”一声打开,一道白光从里面射出来,凝成个穿青衣的道长虚影,手持拂尘,正是吕洞宾。
“小友,你有剑锐,却没剑心。”吕洞宾的声音温和,“你怕‘输’,所以出剑时总留三分力;你求‘稳’,所以画符时总按部就班。可道无‘稳’,剑无‘留’,心若滞碍,术再高也没用。”
他抬手一挥,拂尘上的银丝化作一把剑,对着洞壁劈了一剑——剑痕不深,却带着一股“无滞无碍”的道韵,洞壁上的阴煞之气瞬间消散。
“你看,”吕洞宾说,“剑不是用来‘赢’的,是用来‘守’的。守百姓,守本心,守华夏的道。心里不慌,剑就不抖;心里无滞,剑就不钝。你试试,把‘怕’忘了,把‘求’放下,只想着‘我要护的人,就在身后’。”
陈凡闭上眼睛,深呼吸,将李白的“狂傲”和吕祖的“无滞”融在一起,再次拔出桃木剑,这次没有念诗,只是想着“山下的村民,师父的期望,华夏的安宁”,真气运转,剑身上泛起金青色的光,一剑劈向洞壁。
“咔嚓”一声,洞壁上的阴煞之气被一剑斩散,剑痕里还泛着淡淡的金光——那是纯阳剑心的“净”。
吕洞宾笑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