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可当晚,第五次夜话开始了。

这次是李妍提议的:“咱们再来一次吧?上次沈知夏那个故事最有意思,我都做了噩梦。”

“我也梦到镜子裂了。”陈玥脸色发白,“梦见我自己站在外面,看着里面的‘我’洗脸……可动作完全相反。”

“别说了!”孙晓抱紧膝盖,“我现在都不敢照镜子了。”

沈知夏想阻止,但她刚开口,就被打断。

“轮到你了,知夏。”林晚笑着说,“再讲一个呗?这次来个狠的。”

她沉默了几秒,最终还是开了口:“其实……我听说,有些故事本身是有生命的。只要你真心相信它存在,它就会慢慢变成真的。”

没人接话。

灯光忽明忽暗,像是回应这句话。

那天晚上,她做了一个梦。

梦里,六个女孩围成一圈,低着头,齐声念着:“第七天,她就不是我了。”

而圈中央站着一个人,背对着她,穿着她的衣服,梳着她的发型,却始终没有脸。

她惊醒时,发现枕头湿了一片,不知是汗还是泪。

她打开笔记本电脑,在搜索栏输入:“集体癔症 恐怖故事 成真案例”。

第一条跳出的结果是一篇2013年的论文摘要:《群体性心因性疾病与民俗信仰的交互作用研究——以S市某高校女生宿舍事件为例》。

她点进去,却发现全文已被撤稿,仅存标题和作者信息。

作者:陈默,心理学硕士,原S大学研究生,后因“精神状态不稳定”休学。

邮箱已失效。

她在旧书市场论坛搜到一条二手交易帖:《转让一批心理学手稿笔记,含未发表田野调查资料》,发布者ID叫“默声”。

她私信对方,对方回复极快:“你要找的东西,不该再被人看到。”

她追问:“为什么?”

对方发来一句语音,只有短短七个字,却让她浑身发冷:

> “你们正在重演它。”

她立刻转账买下了那批资料。

三天后,一个牛皮纸袋寄到宿舍楼下。

里面是一本残破的日记本,封面上用红笔写着两个字:禁言。

翻开第一页,日期是三年前的十月二十三日。

> “今晚我们又讲了鬼故事。我说的那个‘午夜借梳子’的故事,今天有人在三楼女厕第三格捡到了一把断齿的木梳。我知道,它开始了。

> 我们不是在传述恐惧,是在喂养它。

> 而最危险的,是那个一直不信的人——因为她才是唯一的锚。”

沈知夏的手指颤抖起来。

她翻到最后一页,只有一行潦草的字:

> “如果你想停下这一切,记住:不要否定故事,要改写它。”

她抬头看向宿舍里的镜子。

裂痕更深了。

仿佛有什么东西,正一点点挤进来。

---

2. 夜话·第二回:谁在听故事?

林晚最近变了。

她以前最爱自拍,朋友圈全是精致妆容和滤镜大片。可这几天,她再也不肯出现在镜头前。每次拍照,她都会下意识避开反光面,甚至把宿舍镜子用毛巾盖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