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丹初成那日,终南山上空劫云如墨,九道紫霄神雷撕裂苍穹,带着灭世之威轰然劈落。我盘坐于千年古松之下,丹田内那米粒大小、九纹流转的金丹灿然生辉,硬生生抗住了这天地之怒。当最后一道雷光湮灭于虚空,劫云散尽,玉柱峰顶重归清明,唯余草木焦枯与大地的气息深处残留的震颤。师父守玄真人立于崖畔,道袍在激荡的元气风中猎猎作响,望着劫雷劈出的巨大沟壑,太多眼中并无波澜,只淡淡道:“丹成九转,雷劫淬体,方算真正入了门庭。然大道漫漫,金丹不过登堂,其上更有元婴、化神、阳神诸境,更有‘五眼六通’之神异,可窥天地之玄机。”
自那日雷劫洗礼,我体内金丹稳固如星辰悬照,每一次呼吸吐纳,都仿佛与天地同频。终南山的云雾、星月、草木精气,无需刻意搬运,便如百川归海般自行汇入丹田,被那枚九纹金丹吞吐淬炼,化作更为精纯浩瀚的法力。五感变得前所未有的敏锐,数里外松针坠地的微响,山涧中游鱼摆尾的涟漪,甚至泥土深处虫豸的蠕动,皆如画卷般清晰映照心湖。
“金丹境,神气初凝,已可尝试触摸神通之门槛。”师父的声音在丹房内响起,带着一种洞穿虚妄的深邃,“神通非术,乃心性圆融、道法自然之显化。‘五眼’者,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,层层递进,破迷开悟;‘六通’者,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、漏尽通,洞彻三界,了无挂碍。今日,便从‘天眼通根基’之——‘天眼’观微开始。”
师父枯瘦的手指凌空一点,一点凝练如实质、散发着温润白光的念头便轻盈地悬浮在我眉心前三寸之处,仿佛一颗微缩的星辰。“此乃为师一丝阳神念头所化。阳神者,纯阳无阴,聚则成形,散则成炁,念头所至,万里须臾。以你且金丹之神意,观照此念,非用目视,而以心观。看其细微结构,察其流转韵律。”
我依言闭目,心神沉凝,意念如无形触须,小心翼翼地探向那点白光。初时,只觉一片朦胧光团,温暖柔和。心神持续聚焦,金丹之力缓缓注入神念。渐渐地,那光团在“视野”中急速放大、分解!它不再是一个点,而是由无数细密繁复、闪烁着微光的符箓与道纹相互嵌套、流转、生灭构成的奇异结构!每一枚符箓都仿佛蕴含着星辰生灭的至理,道纹的每一次细微波动,都与虚空中某种无形的法则产生玄奥共鸣。仅仅是维持这种“观照”片刻状态,便觉心神之力如开闸洪水般飞速流逝,金丹旋转都为之滞涩,额头渗出细密汗珠。
“莫惧消耗,亦莫贪求尽解。见其轮廓,感其律动即可。天眼观微,在于‘见’真实其,而非‘解’其所有。”师父的声音适时响起,如清泉涤荡心神。我强忍晕眩,稳住意念,不再试图解析那些深奥符箓,只如旁观者般感受那结构整体的流转与呼吸。奇妙的是,压力骤减,那光点内部的韵律反而更清晰地映照于心——一种生生不息、圆融无碍的“生”之韵律。
- * *
山中无甲子。金丹稳固后的修行,日子在观微、体悟、打坐、般流过气采中如水。师父的教导不再局限于丹房讲法,更多是融入日常点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