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

下联“行宫在岳,千秋封禅答天恩”,讲述帝王在此建造行宫,举行封禅大典,以报答天地庇佑之恩。封禅仪式包括祭天(祈求国泰民安)、祭地(祈求五谷丰登),帝王通过这一仪式,宣告自己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。

趣闻:

乾隆皇帝曾在此行宫题诗:“峻极峰头驻翠华,封禅大典答皇家。嵩山自古尊中岳,天地恩光耀中华。”

后续:

中岳行宫的这副对联,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封禅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。游客至此,仿佛能穿越时空,感受到帝王与天地“对话”的庄严与神圣。

第三十九则:普陀山潮音洞对联——观音菩萨的“潮音”妙法

对联:

“潮音洞里潮音远,法雨缤纷施法雨;

梵音声中梵音清,慈航普渡渡慈航。”

故事:

普陀山潮音洞,是观音菩萨显圣的重要道场。传说此处海浪拍击洞壁,声音如观音说法,故称“潮音洞”。这副对联悬挂在洞口,描绘了观音菩萨以“潮音”传法的奇妙景象。

相传,明代高僧憨山德清(1546—1623)曾在此修行。某日,他静坐洞前,忽听海浪声中夹杂着清脆的梵音,仿佛有人在诵读《心经》。他恍然大悟:“此乃观音菩萨以潮音说法!”此后,潮音洞成为信众必至的朝拜之地。

上联“潮音洞里潮音远,法雨缤纷施法雨”,“潮音”既指海浪拍击洞壁的自然之声,也比喻观音菩萨说法的声音;“法雨”则象征佛法的滋润,如雨水般普降众生。

下联“梵音声中梵音清,慈航普渡渡慈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