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琴音激越,杀伐之气隐现。

太后皱眉:“此曲悲壮,不合今日喜庆之氛。”

苏挽云连忙跪下:“臣女失察,愿受责罚。”

皇后却忽然开口:“倒也不算大错。苏氏性情似有不同寻常之处,倒是有趣。”

这话听着像夸赞,却让苏挽云脊背发凉。她分明感受到一道审视的目光,来自殿侧阴影处——一名身着玄甲的年轻侍卫,剑眉星目,身形挺拔,正是禁军副统领楚骁。

方才她弹琴时,他曾微微蹙眉,似察觉琴音中的戾气与秀女身份不符。

散场后,苏挽云独自回馆,途经御花园偏径,忽觉身后脚步异样。她借湖面倒影一瞥,见两名粗使宫女尾随其后,眼神阴沉。

她不动声色,加快步伐转入假山之后,迅速从袖中取出随身携带的胭脂盒——这是现代穿越时唯一保留的小物。她刮下一点胭脂粉混入草叶,撒于石缝之间。不多时,那两名宫女走近,其中一人弯腰查看脚印,不慎吸入粉末,顿时连打喷嚏,涕泪横流。

“有毒!”另一人惊呼。

苏挽云趁机绕路脱身,心中冷笑:化学知识识毒?现在是反向应用了——用无害物质制造恐慌。

当晚,她整理思绪,写下几条判断:

原主极可能因前朝血脉遭人追杀;

皇后对她已有怀疑;

宫中存在监视网;

必须尽快掌握更多线索,同时隐藏真实思维。

她开始有意识地“扮演”一个“因家族变故而性格突变”的女子。第三日晨起,她故意将一碗燕窝打翻,面对责骂不再唯唯诺诺,而是冷静道:“人生如浮萍,一碗羹汤,争之何益?”语气淡漠,眼神深远。

女官愕然:“你……近日言行大异往昔。”

“或许是大病初愈,心性变了。”她轻叹,“有时夜里惊醒,竟记不清从前事。”

“失忆”二字一出,她自己都暗惊——这或许是绝佳的伪装借口!

果然,消息传开,众人议论纷纷。有人讥讽她装疯卖傻,也有人同情她命途多舛。唯有楚骁听闻后,若有所思。

几日后,一场意外降临。

秀女们前往佛堂祈福,途中遇暴雨。山路湿滑,一名秀女失足跌向悬崖。众人惊呼之际,苏挽云却反应极快,抽出腰间绸带,绑住身旁石柱,纵身跃下,以身体为缓冲,将人拖回。

动作干净利落,毫无闺阁柔弱之态。

楚骁恰率队巡逻至此,亲眼目睹全过程。他亲自上前查看伤者,目光却久久停在苏挽云身上:“姑娘此举,非寻常女子所能为。”

苏挽云喘息未定,抬眼看他:“人命关天,哪有男女之别?”

这句话如石投河。

楚骁心头震动。他自幼习武,恪守忠义,却从未听女子如此直言。更奇的是,她说话的方式,总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通透。

自此,他开始留意她。

一次夜巡,他见她独坐廊下观星,竟低声吟诵: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”

“这不是宫中诗词。”楚骁现身询问。

苏挽云一惊,随即苦笑:“我也不知为何会念这几句。像是梦中所闻。”

楚骁凝视她:“你……很不一样。”

两人对视良久,风雨渐歇。

与此同时,苏挽云通过零星记忆与暗中调查,终于找到原主留下的秘密——一本夹在《诗经》中的绢册,以摩斯密码般的点划记录着几个地名与人名:北疆、陈校尉、寒鸦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