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万三停下手里的活,想了想,问:“张记的面,味道如何?”
“味道一般,食材也不如咱们的新鲜。”林秀说,“可人家便宜啊,现在的人,就图个实惠。”
沈万三笑了笑:“林姐,在下倒有个主意。”
他走到林秀面前,慢慢说:“当年在下在苏州做粮商时,遇到过类似的事。有家粮铺用低价抢生意,粮里掺沙子,分量还不足。在下没跟着降价,反而把粮里的沙子筛干净,分量加足,还在铺子门口摆了个摊子,让客人先尝后买。不出半个月,那家粮铺就关门了。”
林秀眼睛一亮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我们不降价,反而把品质做得更好?”
“正是。”沈万三说,“咱们的面,汤是老汤,面是手擀面,食材是新鲜的,这是咱们的底气。咱们可以搞个‘试吃’,让路过的人免费尝一口;再搞个‘熟客制’,老顾客来吃,送个小菜或者加个蛋,不用多贵,但要让客人觉得贴心。另外,咱们的面,名字可以改改,比如‘古法阳春面’‘江南牛肉面’,让客人觉得咱们的面有讲究,不是随便做的。”
林秀听得连连点头:“这主意好!可……试吃不要钱,会不会亏啊?”
“不会。”沈万三说,“试吃的分量少,成本低,但能留住客人。做生意,眼光要放长远,不能只看眼前的亏盈。”
第二天,林记面馆就按照沈万三的主意改了。门口摆了个小摊子,林秀煮了一锅面,切成小段,路过的人都能免费尝一口。沈万三站在摊子前,穿着干净的旧衣服,笑着招呼客人:“姑娘,尝尝咱们的古法阳春面,老汤熬的,手擀的面!”
路过的人好奇,都停下来尝一口。一尝就放不下了——那汤鲜得掉眉毛,面劲道爽滑,比张记的面好吃太多。不少人当即就走进面馆,点了一碗面。
老顾客来吃,沈万三记得谁爱吃辣,谁不爱吃香菜,谁喜欢多加醋。端面上桌的时候,会特意说一句:“李大爷,您爱吃的辣油,我多放了点!”“王姑娘,您不爱吃香菜,我给您挑干净了!”
不出半个月,林记面馆的生意又火了起来,甚至比以前更火。对面的张记面馆,因为食材差、味道一般,低价促销也留不住客人,没多久就关了门。
林秀看着每天爆满的客人,笑得合不拢嘴。晚上打烊后,她给沈万三倒了杯啤酒:“万三,真是多亏了你!你这脑子,不去做生意可惜了!”
沈万三接过啤酒,抿了一口,有点苦,但很清爽。他笑了笑:“都是老法子,没想到在这能用得上。”
他看着面馆里的灯光,看着林秀的笑脸,突然觉得,这个陌生的世界,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待。他想起当年在周庄的货栈,想起那些跟着他一起做生意的伙计,想起那些来来往往的客人。那时候的他,是江南首富,风光无限,但也步步惊心。现在的他,只是个面馆的打杂工,却过得踏实、安心。
“林姐,”沈万三突然说,“在下……想学着用手机付款,还有那个‘外卖’,也想学着弄弄。”
林秀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好啊!我教你!现在的人都喜欢点外卖,咱们把面馆挂到外卖平台上,生意还能更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