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林秀愣了愣,没再追问。她看这老头的眼神,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沧桑,像藏着一肚子的故事。她想了想,说:“我这面馆,确实缺个打杂的。你要是不嫌弃,就留下吧。后面有个小隔间,能住人。工资……一个月四千,管吃管住,怎么样?”

“四千?”沈万三没概念,但听“管吃管住”,连忙点头:“多谢夫人!在下……必当尽心竭力!”

林秀笑了:“别叫夫人了,叫我林姐就行。你先去后面洗个澡,我找件我丈夫的旧衣服给你穿。”

沈万三跟着林秀到了后面的隔间。隔间很小,只有一张床、一个柜子,墙上挂着一个方形的“铁盒”(空调)。林秀给他指了浴室的位置,教他怎么用“热水”(热水器),怎么用“香皂”“洗发水”。沈万三听得一头雾水,像个刚学走路的孩子,每一步都跟着林秀学。

洗澡的时候,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——头发花白,脸上有皱纹,额头的伤疤还在。他想起洪武六年的那个秋天,想起奉天殿外的冷,想起朱元璋的眼神。他突然觉得,活着,真好。哪怕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,哪怕要从洗碗扫地做起,也好过做那刀下亡魂。

换上林秀丈夫的旧衣服,一件灰色的T恤,一条黑色的裤子,虽然有点大,但很舒服。沈万三走出浴室时,林秀正在厨房洗碗。他走过去,拿起抹布:“林姐,我来吧。”

他洗碗洗得很仔细,每个碗都擦得锃亮,像他当年打理自己的货栈一样。林秀看着他认真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——这老头,倒真是个实在人。

4 旧商道,新江湖

沈万三在林记面馆住了下来。

他学得很快,不到一个月,就把面馆的活计摸得门清。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挑菜,他挑菜有讲究,青菜要选带露水的,萝卜要选表皮光滑的,猪肉要选五花三层的——这些都是他当年做粮商时练出来的本事。林秀一开始还担心他挑不好,后来见他挑的菜新鲜又便宜,干脆把采买的活全交给了他。

中午和晚上是面馆最忙的时候,沈万三既要端面,又要收碗,还要招呼客人。他记性好,客人点的菜只要说一遍,他就不会忘;他嘴甜,见了老人叫“大爷大妈”,见了年轻人叫“小伙姑娘”,说得一口半文半白的话,反倒让客人觉得新鲜,不少人都是冲着“那个穿旧衣服的老头”来的。

闲暇的时候,沈万三就跟着林秀学“现代知识”。林秀教他用手机,教他怎么打电话、发微信、扫“符咒”(二维码);教他认“钱”(人民币),告诉他一块钱能买什么,一百块钱能买什么;教他看“时间”(电子钟),告诉他现在是2024年,不是他熟悉的洪武年间。

沈万三把这些都记在心里,像当年记商道口诀一样。他知道,要在这个世界活下去,就得懂这些“新规矩”。

这天晚上,面馆打烊后,沈万三正在洗碗,林秀突然叹了口气。沈万三抬头看她:“林姐,可是遇到难事了?”

林秀点点头,坐在椅子上,揉了揉太阳穴:“对面那家‘张记面馆’,最近搞低价促销,一碗面比我们便宜两块钱,还送鸡蛋。好多老顾客都去他们家了,咱们这生意,越来越差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