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 绝密档案:代号“始皇甦”
只有仪器的嗡鸣,是这座代号“深渊之眼”的749局前沿观测站唯一的脉搏。陈默少校的指尖冰冷,悬在加密终端上方,屏幕幽光映着他眼底深不见底的疲惫,以及一丝几乎被岁月磨平的锐利。一份来自地底一万三千米的“地质异常报告”正无声闪烁,标记着“SSS级始皇甦后续”。
报告内容冷酷得像手术刀下的解剖记录:
坐标:北纬XX°XX'XX",东经XXX°XX'XX"(深度:12876米)
异常类型:周期性低频震动波(非构造地震)
波形特征:高度规律性重复,持续时长0.7秒,间隔23小时58分04秒(与恒星日误差<0.1秒)
能量读数:微弱但稳定,来源指向……原‘黑石宫殿’核心塌陷区。
频谱分析结论:非天然震动……结构特征……疑似……编码信息。
“编码?”陈默的喉结滚动了一下,声音干涩。三年前那场血腥的深渊之战,那根吞噬血肉与灵魂的螺旋巨柱,那黑目蓝焰的帝王消融时的诅咒……瞬间撞回脑海。冰冷的铁锈味仿佛再次弥漫在口腔。那塌陷区下,除了辐射废墟和亿万万吨死寂的岩石,还能有什么?
“破译组,接入实时数据流。”他命令道,声音竭力维持平稳。
屏幕切换,瀑布般的二进制洪流倾泻而下。代表“深渊之眼”主脑运算力的光条疯狂飙升,发出沉闷的嗡响。破译算法像最精密的探针,刺入那来自地狱深处的低频脉动。
十秒!
三十秒!
观测站内落针可闻,只有设备运转的恒温低鸣,以及众人压抑的呼吸。地质学家林薇攥紧了拳,指节发白。语言学家老周死死盯着屏幕,额角渗出汗珠。
“滴——”一声清脆的系统提示音,在死寂中炸开。
疯狂滚动的数据流骤然停止。奔腾的瀑布瞬间凝结。
屏幕中央,只剩下孤零零一行字符,被标注着血红色的【破译完成99.8%】。
那字符并非复杂的密码,而是古老、方正、笔画如刀凿斧刻的——
秦篆!
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。
那行冰冷的秦篆,仿佛带着万载玄冰的寒气,穿透屏幕,直刺灵魂:
“ 朕……未死…… ”
嗡鸣声消失了。仪器依旧运作,灯光依旧闪烁。
但所有声音,所有背景的噪点,仿佛都被这短短三个篆字抽空、冻结。
一股源自地心最深处的、比西伯利亚寒流更刺骨的冰冷,顺着陈默的脊椎,无声无息地爬升,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,连带着三年前那场被深埋地底的、血与火的恐怖梦魇,一同轰然苏醒!
秦岭山脉,万壑千岩。在卫星地图上某个被刻意模糊的坐标点深处,并非自然形成的巨大裂谷底部,矗立着一座冰冷、沉默的钢铁建筑——“749局”秦岭前沿观测站,代号“深渊之眼”。
陈默少校是观测站现任负责人。他刚四十出头,鬓角却已染上霜白,眼神锐利得像刚开刃的匕首,却又深藏着难以化解的疲惫。他面前的加密终端屏幕上,正反复播放着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视频片段:
画面来自一台深入裂谷下方、代号“穿山甲”的微型钻探机器人。它穿过一层致密的、泛着奇异金属光泽的岩层后,镜头突然剧烈晃动。短暂的雪花噪点后,画面重新稳定。前方,不再是预想中的地下水脉或溶洞,而是一条人工开凿、宽阔得惊人的甬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