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找到“第三架”并不难——那是一个厚重的实木书架,堆满了蒙尘的档案盒。但具体要找什么?

凌晓枫缓缓将手放在书架上,闭上眼睛感受。层层叠叠的回响中,他寻找着与钟楼敲击相似的那股执念。

“有帮助吗?”林薇小声问。

凌晓枫没有回答,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感知上。各种回响如同浑浊水流,他需要从中捕捉那一缕特别的频率...

有了。

一股微弱但清晰的指引感,来自书架中层的一个特定区域。凌晓枫顺着感知抽出一个毫不起眼的黑色档案盒,盖上标注着“1946-1947年基建记录”。

盒子内部不是预期的文件,而是一把古老的黄铜钥匙,钥匙柄上刻着一个小小的钟楼图案。钥匙下压着一张泛黄的纸条,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一行字:

“真理隐藏在目光所及之处,却需心灵之眼方能看见。——观察者”

林薇倒吸一口气:“又是一条线索?这没完没了了啊。”

凌晓枫拿起钥匙的瞬间,一股强烈的画面冲入脑海:

——一只年轻的手正在匆忙藏起这个盒子

——低语声:“不能让他们找到...必须等到时机成熟...”

——远处传来模糊的争吵声和脚步声

——强烈的决心混合着恐惧的情绪

“这是灰塔社成员藏的东西,”凌晓枫放下钥匙,呼吸微促,“他们在躲避什么...或者说,在保护什么。”

林薇仔细检查盒子内部,在衬布下发现了另一条线索——一个小小的方向箭头和数字“7°”,像是后来添加的。

“7度?”她疑惑道,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

凌晓枫再次将手放在书架上,这次他感受到的不是指引,而是一种警告的回响——微弱但持续的不安感,来自书架后方。

“后面有东西。”他低声说,开始尝试移动沉重的书架。

经过一番努力,书架终于被挪开一小段距离,露出后面墙壁上一道几乎难以察觉的裂缝。进一步检查后,他们发现那不是裂缝,而是一道巧妙伪装的石门的边缘。

钥匙孔与那把黄铜钥匙完美匹配。

石门向内缓缓开启,露出后面向下延伸的狭窄石阶,一股陈年尘土和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。黑暗中,只能看到向下延伸的几级台阶,更深处淹没在阴影中。

林薇打开手机电筒,光柱划破黑暗,照出墙壁上模糊的涂鸦和符号。

“蓝图上的通道...”她轻声说,声音中混合着兴奋与紧张。

凌晓枫站在入口处,没有立即进入。强大的回响从通道深处涌出,冲击着他的感官:

最古老的是年轻学子们的热情与理想,秘密集会的兴奋;然后是匆忙隐藏某物的紧迫与担忧;最近期的则是一股好奇与贪婪的情绪,小心翼翼地掩盖着自己的痕迹...

“有人最近来过这里,”凌晓枫警告道,“很小心,但留下了回响。”

“我们的‘幽灵’?”林薇问。

凌晓枫点头:“可能性很大。”

他深吸一口气,率先踏上向下的石阶。林薇紧随其后,手机电筒的光在古老石壁上跳动。

通道比想象中更长,蜿蜒向下。墙壁上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涂鸦——早期的社团符号、战争时期的鼓励话语、甚至近年来的零星标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