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林师傅,谢谢你特地赶来。” 苏晓棠笑容和蔼地打开门,手中抱着一个古朴的木盒。她将林砚迎进屋内,缓缓说道:“关于我奶奶苏晚的事情,我爷爷生前都跟我说过。我爷爷就是当年苏晚要寻找的丈夫,他叫沈书言。1937 年,苏晚从家乡出发,一路历经艰辛,前来杭州寻找他。途中遭遇乱兵,幸得一位老渔翁搭救。后来,她辗转波折,终于找到了爷爷,二人自此相伴,携手走过了许多岁月,直至 1970 年奶奶离世。”
说着,苏晓棠轻轻打开手中的木盒。刹那间,一块 “月” 形玉映入眼帘,那玉呈现出温润的羊脂白色,与林砚所带的狐形玉佩质地如出一辙。月形玉的边缘同样缠绕着红绳,绳结亦是充满年代感的 “同心结”。苏晓棠继续说道:“这是爷爷留给我的,他说这便是当年苏晚坠溪时不慎弄丢的月佩。后来,老渔翁找到了月佩,并归还给了爷爷。两块玉佩合在一起,便是‘晚月佩’,它承载着爷爷奶奶之间深厚的情谊,是他们的定情信物。”
林砚听闻,赶忙小心翼翼地拿出狐形玉佩,轻轻放在月佩旁边。就在两块玉佩相互靠近的瞬间,奇异的事情发生了。只见两块玉佩突然散发出柔和的淡红色光芒,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,它们缓缓地朝着彼此靠近,最终 “咔嗒” 一声,完美地合为一体,形成了一块完整的 “晚月佩”。此刻,狐形玉的尾巴恰好严丝合缝地卡在月形玉的凹槽之中,狐形玉上的 “晚” 字与月形玉的 “月” 字巧妙凑成 “晚月” 二字。更为神奇的是,原本狐形玉佩上的裂痕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,而玉佩上雕刻的狐狸,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,尾巴轻轻晃动了一下,栩栩如生。
“阿晚!” 林砚见状,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。就在这淡红色的光芒之中,一个女子的影子缓缓飘出。那女子身着民国时期的旗袍,头发优雅地盘起,手中正抱着玉佩,旁边还跟着一只灵动的小狐狸。这场景,与信纸上所画的苏晚和阿晚毫无二致。
“终于…… 合在一起了。” 苏晚的声音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信纸,带着历经岁月后的感慨与欣慰,“1937 年,我抱着狐佩逃离火灾现场,慌乱中月佩掉落在溪里,我满心以为再也找不回它了。没想到,时隔这么多年,你们竟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,真的非常感谢。”
此时,阿晚的影子亲昵地蹭了蹭苏晚的手,发出 “吱吱” 的叫声,仿佛在诉说着久别重逢的喜悦。苏晚微笑着,温柔地摸了摸阿晚的头,娓娓道来:“阿晚是我当年在玉铺门口捡到的小狐狸,它格外通人性,一直陪伴在我身边,帮我躲过了许多危险。我离世之后,它的灵便附在了狐佩之上,这么多年来,它一直执着地等待着找回月佩,等待着与我团聚。”
林砚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一幕,心中感慨万千,眼眶不禁微微湿润。他终于彻底明白,原来阿晚的执念并非是寻找所谓的 “家”,而是希望让苏晚与沈书言的定情信物合二为一,让他们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,有一个圆满而完整的归宿。这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,至此也终于画上了一个温暖而美好的句号。
### 第五章 赵总的贪心与报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