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那时的林野还不知道,“顾明远”这三个字,会像一把烧红的烙铁,把他的新生活,烫得面目全非。

顾明远第一次出现在古城,是在一个周末的上午。林野正给一个钱包缝线,突然听见巷口,传来一阵刺耳的引擎声,他抬头望去,一辆黑色的保时捷停在不远处,车身亮得能映出瓦檐的影子。

一个穿着剪裁合体西装的男人,从车上下来,手腕上的手表,在阳光下闪着光,晃得人睁不开眼。男人身后,跟着三个扛着摄像机的工作人员,镜头扫过青石板路、老木门时,像是在给这片土地,标上价格标签。

“那就是顾明远吧?网上可火了,听说粉丝好几千万呢!”隔壁包子铺的张叔端着一笼热包子过来,压低声音说,“我刚才听人说,他要在咱们古城开连锁文创店,就在南巷口,离你这没多远。”

林野手里的针顿了顿,线扯出个歪歪的结。他低头把结拆开,笑了笑:“开就开呗,各做各的生意,不碍事。”

可心里却像,被塞进了一块湿棉花,沉得慌。他想起昨天去皮革市场买料时,摊主说最近好多小作坊都关了,说是生意做不下去,当时他还没在意,现在却突然有点慌。

二.冲突

顾明远的店,装修得很快,不到半个月,南巷口,就立起了醒目的招牌——“明远文创”,四个发光字夜里亮起来,把半条街都照得通红。

开业那天,古城里像过节一样,红色的气球挂满了整条街,穿着统一白色制服的店员,站在门口,手里举着“进店消费满百元送网红同款钥匙扣”的牌子,声音喊得震天响。

顾明远亲自站在店门口直播,他对着镜头笑得温文尔雅,手里拿着个,印着“古城打卡”的帆布袋,说:“家人们,咱们这款产品,是请专业设计师量身打造的,每一个图案,都融入了古城的文化底蕴,那些小作坊里的东西,根本没法比,买回去不仅能用,还能当纪念品,多值啊!”

林野的铺子,那天第一次出现了,空无一人的景象。他坐在折叠桌前,手里拿着针线,却怎么也缝不下去。

巷子里传来顾明远直播时的声音,清晰地钻进耳朵里,“小作坊”三个字像一根细针,扎得他太阳穴突突地跳。

他想起自己,为了买一块好皮料,跑遍了全市的皮革市场,跟摊主磨了半天价,才省下五十块;想起熬夜画设计图时,台灯的光,把影子拉得很长,桌上的咖啡,凉了又热;想起那些顾客说“你的手艺很特别”时,他心里的暖意。这些在顾明远眼里,竟然只是“没法比”的垃圾。

中午的时候,张叔端着两个包子过来,叹了口气:“小林,今天生意咋样?我这包子,平时这个点都卖完了,今天还剩一笼呢。”

林野接过包子,咬了一口,没尝出什么味道:“还行,刚才有人来看过。”

“还嘴硬呢。”张叔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南巷口那边人挤人,咱们这边,连个影子都没有,再这么下去,咱们这些小摊贩,迟早得喝西北风。”

林野没说话,把剩下的包子,放在桌上,看着玻璃柜里,落了层薄灰的手工皮具,突然觉得那些针脚歪扭的图案,都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