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六、寒山寺:钟声诗韵中的千古绝唱

苏州城西的古运河畔,寒山寺静静地矗立了千年。这座始建于南朝梁代的古刹,因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《枫桥夜泊》而名扬天下,寺中的楹联故事更是流传千古。

古钟新声

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寒山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——江苏巡抚陈夔龙。时值清末新政,陈夔龙在考察苏州商埠时,特地来寒山寺进香。

住持净心法师陪同巡抚参观寺院。行至大雄宝殿,陈夔龙被一副楹联吸引:

"千余年佛土庄严,姑苏城外寒山寺;

百八杵人心警悟,阎浮夜半海潮音。"

"好联!好联!"陈夔龙赞叹道,"上联写寺史之悠久,下联写钟声之警悟。不知此联出自何人之手?"

净心法师合十答道:"此联乃明代才子唐寅所作。可惜原联已毁于战火,眼下这幅是光绪年间重刻的。"

陈夔龙若有所思:"钟声乃寒山寺之魂。听说古钟早已失传?"

"阿弥陀佛。"净心法师叹息道,"明末清初时,古钟就不知所踪。这些年来,寺中一直在募化重铸。"

钟声再响

陈夔龙回衙后,立即发起重铸寒山寺古钟的募捐。消息传出,苏州士绅纷纷响应。其中最积极的,当属苏州商会会长潘祖荫。

潘家是苏州望族,潘祖荫的祖父潘世恩曾任乾隆朝大学士。潘祖荫不仅捐出巨资,还提议在新钟上铸刻《金刚经》全文。

"法师,"潘祖荫对净心法师说,"钟声不仅要惊醒世人,更要传播佛法。在钟上铸经,每敲一响,就相当于诵经一遍。"

净心法师深以为然。于是,重达两吨的新钟上,密密麻麻铸刻了五千余字的《金刚经》全文。

光绪三十二年除夕,寒山寺举行新钟开光法会。陈夔龙特地为新钟题联:

"一百八记钟声,唤醒人间春梦;

五千余文字字,诵来天外梵音。"

东瀛知音

寒山寺的钟声不仅响彻华夏,还飘洋过海,传到了东瀛。日本佛教界一直将寒山寺视为圣地,每年都有大量日本僧侣前来朝拜。

1929年,日本佛教联合会会长高田宏明率团参访寒山寺。听到钟声后,他激动地说:"这钟声让我想起了鉴真大师东渡的壮举。中日两国,一衣带水,佛缘深厚。"

高田宏明当即发愿,要在日本仿建一座寒山寺。回国后,他果然在京都岚山修建了"日本寒山寺",并请中国书法家重书张继诗碑。

净心法师得知后,特地书联相赠:

"钟声渡海去,佛缘跨洋来。"

这副对联至今仍悬挂在日本寒山寺的钟楼上,成为中日佛教交流的见证。

现代回响

今天的寒山寺,每年除夕仍会举行敲钟仪式。108记钟声,象征着破除108种烦恼。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聚集在此,聆听这千年不绝的钟声。

寺中最新的楹联是2008年由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题写的:

"古刹千年,钟声依旧惊尘梦;

枫桥一夜,诗韵长新动客心。"

这副对联既传承了历史,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。正如寒山寺方丈秋爽法师所说:"钟声是古老的,但每次敲响都是新的。佛教文化也要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传承。"

七、灵隐寺:飞来峰下的禅机妙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