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回到府衙,沈砚之立刻让人对骨笛和纸条进行检验。纸条上除了柳如眉的字迹,没有其他指纹。而那支骨笛,经过经验丰富的老匠人辨认,竟是用一节人骨制成的,笛身上的云纹诡异而古老,不像是中原的样式。

“人骨笛?”沈砚之眉头紧锁,心中泛起一丝不安。江陵城近来颇为太平,许久没有发生过如此诡异的命案。这骨笛的出现,让整个案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
正当他沉思之际,衙役来报,说找到了与柳如眉有密切往来的人——城南的药材商周启元。据街坊邻居说,周启元经常来积香斋,有时会和柳如眉在后院密谈,不知在商议什么。

沈砚之立刻带人前往周启元的住处。周府位于城南的富人区,朱门大院,门口挂着两盏大红灯笼,与积香斋的清雅截然不同。见到沈砚之,周启元显得有些慌乱,但很快便镇定下来,拱手道:“不知沈捕头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。”

“周掌柜,昨日戌时,你在何处?”沈砚之开门见山,目光紧紧盯着周启元的眼睛。

周启元眼神闪烁了一下,回答:“昨日戌时,我一直在府中处理账目,府中下人都可以作证。”

“是吗?”沈砚之冷笑一声,“据我们调查,你与柳如眉往来密切,甚至经常在后院密谈。你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?她卧房里发现的纸条,‘老地方见’,指的是哪里?”

周启元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支支吾吾地说:“我……我和柳掌柜只是生意伙伴,她经常向我购买一些名贵药材用来调配香料,我们密谈也是为了生意上的事。至于‘老地方’,我真的不知道。”

“生意伙伴?”沈砚之步步紧逼,“那为何街坊邻居说你们举止亲密,不像是普通的生意往来?而且,柳如眉死了,你似乎并不意外。”

周启元被问得哑口无言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。他沉默了片刻,像是下定了决心,说道:“实不相瞒,我与柳掌柜确实有情愫,但我们都是守寡之人,不便公开。昨日戌时,她确实约过我,但我因为府中有急事,没能赴约。我也是刚刚才得知她遇害的消息,实在是悲痛万分。”

沈砚之看着周启元的神情,不像是在说谎。他让人去核实周启元的不在场证明,结果正如周启元所说,昨日戌时他确实在府中处理账目,有多个下人可以作证。

线索似乎断了。沈砚之回到府衙,再次拿起那支骨笛。骨笛入手冰凉,笛身上的云纹在烛光下显得愈发诡异。他忽然想起,前几日在城外的破庙里,曾发现过一具无名男尸,死者身上也有类似的云纹印记。当时因为找不到线索,案子便搁置了。

难道这两起案件之间有联系?沈砚之立刻让人去取那具无名男尸的卷宗。卷宗上记载,无名男尸是在半个月前被发现的,死者年龄约四十岁,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,胸口有一个云纹刺青,死因是被人用利器刺穿心脏,手法与柳如眉的死极为相似。

沈砚之看着卷宗上的云纹刺青,又对比了骨笛上的云纹,发现两者几乎一模一样。这绝非巧合。他推断,凶手很可能与这个带有云纹印记的组织有关,而柳如眉和无名男尸,或许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,或者是知道了组织的秘密而被灭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