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阿陈?阿晚?林知夏的心越跳越快,她快速翻阅手稿,在第三本的末尾找到了那首《巷雨》:“青瓦滴雨巷深深,伞沿半遮素衣人。欲语还休风过耳,只剩蝉鸣伴黄昏。”诗的旁边有一行小字批注:“阿晚爱听雨,此诗当为她作,可惜未敢相赠。”

原来爷爷口中的“陈姑娘”,就是“阿晚”,而那个叫“阿陈”的男生,就是如今的书店店主老陈。林知夏忽然明白,爷爷当年没敢把诗送给阿晚,这或许也是他藏在心底的遗憾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林知夏没找工作,整天泡在旧书店附近的打印店。她把爷爷的手稿逐字录入电脑,又对着原稿修改错别字,甚至按照爷爷批注里的想法调整诗句顺序。打印店老板见她来得勤,笑着问:“姑娘,这是要出书啊?”

“嗯,”林知夏点头,眼底有了久违的光,“是我爷爷的诗集,他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这些诗成书。”

十天后,十本装订好的《归园诗稿》摆在了林知夏面前。封面是她选的浅灰色,模仿着那本《诗歌集》的样式,扉页上印着爷爷那张老照片,下面写着:“献给爱诗的阿晚,也献给未说出口的遗憾。”

她抱着诗集和那本《诗歌集》再次走进拾遗书店时,铜铃声比上次更清脆些。老陈正坐在柜台后整理旧书,见她来,停下手里的活,目光落在她怀里的诗集上。

“老陈爷爷,”林知夏走到柜台前,把《归园诗稿》递过去,“我把爷爷的诗集结成书了,这是其中一本。”她顿了顿,翻开《诗歌集》找到《巷雨》那一页,轻声读了起来:“青瓦滴雨巷深深,伞沿半遮素衣人……”

刚读到第三句,林知夏就听到对面传来压抑的抽气声。她抬头,见老陈摘下老花镜,用袖口擦了擦眼睛,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泪痕。“阿晚……阿晚当年总盼着他读这首诗,”老陈的声音哽咽,从柜台下拿出一个铁盒子,打开后,里面是一本泛黄的相册,“你爷爷当年本想帮我向阿晚表白,结果我临时怯场,躲在巷口没敢出来,等再去找她时,她已经随家人去了外地……这成了我们俩一辈子的遗憾。”

相册里的照片大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