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第一章 古寨迷雾

湘西的雨总是带着股化不开的湿气,林昭昭背着半旧的帆布包站在青石巷口时,裤脚已经沾了层薄薄的泥。巷子尽头的吊脚楼隐在雨雾里,木楼的栏杆上挂着串风干的草药,风一吹就发出细碎的碰撞声,像谁在暗处数着念珠。

“姑娘是来寻人的?”

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林昭昭猛地回头,看见个穿靛蓝土布衫的老婆婆,手里挎着个竹篮,篮子里的草药还在滴水。老婆婆的眼睛浑浊却亮,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,直勾勾地盯着她帆布包上绣的那只蝴蝶——蝶翅上用银线绣着半朵彼岸花,那是外婆留给他的唯一念想。

“我找……沈婆婆。”林昭昭攥紧了包带,指腹蹭过粗糙的帆布。外婆临终前攥着她的手,枯瘦的手指在她手心里画了个“沈”字,说只要找到湘西乌木寨的沈婆婆,就能知道她背上那片红斑的来历。

老婆婆忽然笑了,嘴角的皱纹堆成朵菊花:“沈婆子三年前就走了,倒是她孙儿还在寨里。跟我来吧,雨要下大了。”

跟着老婆婆往巷深处走,林昭昭发现这寨子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。吊脚楼的窗棂都雕着奇怪的花纹,像蛇又像虫;路边的土坛子里插着些削尖的竹片,竹片上缠着褪色的红布;偶尔有穿黑衣的汉子经过,看她的眼神都带着审视,像是在看什么不该闯入的东西。

“这寨子……平时不怎么来外人吧?”林昭昭忍不住问。

老婆婆脚步没停,声音飘在雨里:“乌木寨的规矩,外姓人进来容易,出去难。”

这话让林昭昭后颈一凉。她下意识摸了摸后背,那里有片巴掌大的红斑,从记事起就跟着她。小时候红斑只是淡淡的粉色,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深,最近甚至开始隐隐发烫,有时夜里还能感觉到皮下像有虫子在爬。外婆总说这是“印记”,却从不肯多说,直到弥留之际才吐出“沈婆婆”和“乌木寨”这两个名字。

转过一道弯,眼前出现座孤零零的吊脚楼。木楼比别处的都要旧,梁柱上爬满了青苔,二楼的窗户蒙着层灰,看不清里面的情形。老婆婆指了指门口:“沈婆子的孙儿就在里面,姓沈名砚,你找他便是。”

说完不等林昭昭道谢,转身就消失在雨雾里,竹篮碰撞的声音眨眼就听不见了。

林昭昭站在门口,犹豫了片刻才抬手敲门。木门是整块的老杉木做的,敲上去发出沉闷的响声,像敲在人的胸口上。

敲了三下,里面没动静。

她正想再敲,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道缝,一股混合着草药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
“谁?”

男人的声音很低,带着点沙哑,像是刚睡醒。门缝里透出只眼睛,瞳孔颜色很浅,像浸在水里的琉璃,冷冷地打量着她。

“我找沈砚,我是……”林昭昭刚要说明来意,对方忽然把门全打开了。

沈砚很高,穿着件黑色的对襟褂子,袖口挽到小臂,露出的手腕上缠着根红绳,红绳末端系着枚青铜铃铛。他的五官很俊,只是脸色太白,嘴唇没什么血色,眼神里带着种与年龄不符的淡漠,仿佛对周遭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。

“林昭昭?”他忽然开口,准确叫出了她的名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