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音刚落,林昭昭忽然觉得后背一阵灼痛,像是有团火在烧,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剧烈。她疼得弯下腰,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的衣服。
“怎么了?”沈砚连忙扶住她。
“背……我的背……”林昭昭咬着牙,感觉皮下的“虫子”好像活了过来,正在疯狂地扭动。
沈砚掀开她的后衣领,瞳孔猛地一缩。原本巴掌大的红斑此刻变得鲜红欲滴,形状像是朵盛开的彼岸花,花瓣边缘甚至在微微颤动,像是有生命一般。
“它醒了。”沈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子母蛊的气息,就在附近。”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,伴随着一个男人惊慌的呼喊:“沈先生!不好了!寨头的老槐树下……挖出了具尸体!”
第二章 槐下尸
雨还在下,林昭昭跟着沈砚往寨头跑的时候,后背的灼痛已经减轻了不少,只是那片红斑依旧滚烫,像块烙铁贴在皮肤上。
寨头的老槐树枝繁叶茂,即使在雨天也挡不住浓荫。此刻槐树下围了不少人,都穿着黑衣,脸上带着惊惧和不安。看到沈砚过来,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。
树下挖开了一个土坑,坑底躺着一具尸体。
尸体是个中年男人,穿着寨里常见的靛蓝土布衫,脸朝下趴着,后背的衣服破了个大洞,露出的皮肤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,像是被什么东西啃过。最诡异的是,他的后颈处有个黑色的印记,形状像只蜷缩的虫子。
“是刘老五。”旁边有人低声说,“昨天还看见他在河边打鱼,怎么会……”
沈砚蹲下身,小心翼翼地把尸体翻过来。男人的眼睛瞪得滚圆,嘴巴大张着,像是死前看到了极其恐怖的东西。他的皮肤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青黑色,手指弯曲着,指甲缝里全是泥土。
“沈先生,这……这是不是‘蚀骨蛊’?”一个老者颤声问。
沈砚没说话,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,倒出一点白色的粉末撒在男人后颈的印记上。粉末一接触皮肤,立刻冒出股黑烟,印记的颜色淡了些,露出底下隐约的红色纹路。
“不是蚀骨蛊。”沈砚站起身,声音凝重,“是子母蛊里的子蛊。”
这话一出,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。
“子蛊?难道是五十年前丢的那只?”
“刘老五怎么会被下子蛊?”
“难道……那个叛徒回来了?”
议论声越来越大,恐惧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。林昭昭注意到,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戴着个小小的香囊,里面装着不知名的草药,散发出淡淡的清香。
“沈先生,现在怎么办?”有人问。
沈砚看了眼天色,雨雾越来越浓,几乎要把整个寨子吞没:“先把尸体抬回去,找个干净的地方安置。所有人都回自己家,天黑后不许出门,门窗关好,把香囊戴在身上。”
众人不敢违抗,七手八脚地用草席把尸体裹起来,抬往寨子深处。林昭昭跟着沈砚往回走,后背的红斑又开始隐隐作痛,这次还伴随着一种奇怪的感应,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远处召唤她。
“你感觉到了?”沈砚忽然问。
林昭昭点点头:“好像……有东西在拉着我往某个方向去。”
“是子蛊的气息。”沈砚解释道,“引蛊花能感应到子母蛊的存在,子蛊离得越近,你感觉就越强烈。刘老五身上的子蛊已经发作,说明母蛊的宿主就在寨子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