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李越的指导下,村民们开始动手制作水车。木匠们负责制作水车的轮子和支架,铁匠们负责制作一些金属零件,比如轴和齿轮。
制作水车的过程虽然很辛苦,但村民们都非常积极。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干活,直到天黑才休息。李越也和村民们一起劳动,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经过半个月的努力,水车终于制作完成了。水车的轮子直径有一丈多,上面装有二十多个水桶,支架是用粗壮的木头制成的,非常坚固。
李越选择了一个水流比较湍急的地方,将水车安装好。当水流冲击水车的轮子时,轮子开始慢慢地转动起来,上面的水桶也随之转动,将河里的水提升上来,然后通过渠道输送到田里。
村民们看到水车真的能自动打水灌溉庄稼,都高兴得欢呼起来。他们围着水车,兴奋地议论着:“太好了!有了这水车,我们以后就不用再辛苦地打水了!”
“是啊,以后就算遇到干旱的年份,我们的庄稼也能有收成了!”
“李大人,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!”
李越看着村民们高兴的样子,也非常欣慰。他知道,水车的发明,不仅能帮助这个村庄解决灌溉问题,还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,提高唐朝的农业生产效率。
接下来的几天,李越又在村里制作了几架水车,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河流上。有了水车的帮助,村里的庄稼长得越来越茂盛,村民们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李越发明水车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周围的村庄,甚至传到了长安城里。很多地方的官员都纷纷派人来考察,希望能引进水车技术。
皇帝听说了水车的事情后,也非常高兴。他认为水车的发明,对唐朝的农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,于是就下旨,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水车技术,并任命李越为 “水部郎中”,负责全国的水利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。
李越接到圣旨后,非常激动。他知道,这是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。他连忙谢恩,然后开始着手推广水车技术。
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掌握水车的制作方法,李越编写了一本《水车制作与使用手册》,详细介绍了水车的制作方法、原理和使用技巧。他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培训点,派专人负责教授村民们制作和使用水车。
在李越的努力下,水车技术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。很多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粮食产量也大幅提高。
农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,他们都非常感激李越。很多地方的农民都为李越建立了生祠,供奉他的画像,祈求他保佑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李越看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心里也非常满足。他知道,自己虽然穿越到了唐朝,但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,为唐朝的发展做出贡献,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,这就是自己穿越到唐朝的意义。
除了水车,李越还在不断地研究其他的农业技术,比如改进农具、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等等。他相信,在自己的努力下,唐朝的农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,人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。
第六章 火药现世,军事变革
随着水车技术的推广,李越在唐朝的名声越来越大,皇帝也越来越器重他。经常召见他,和他讨论国家的发展和民生问题。